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论文.pdf

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论文.pdf

ID:53739730

大小:252.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1

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论文.pdf_第1页
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论文.pdf_第2页
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期(总~g228期)山西交通科技2014年6月SHANXISCmNCE&TECHNOLOGYofCOMMUNICATIONS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吴丽英(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太原030012)摘要:城市快速路的大力修建,互通立交作为城市快速路的关键节点,其选型及设计对整体通行能力影响巨大。结合互通设计实例,探讨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设计,为类似的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关键词: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方案比选;行人与非机动车系统中图分类号:U412.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28(2014)03-0036-03互通立交作为城市快速路的

2、关键节点,其通行需考虑防洪,河道两侧均设有防洪坝。能力和运行效率的大小,对快速路整体通行能力的2.2设计要领影响是巨大的。立体交叉主要功能是在空间将交通a)因地制宜。由于立交范围内滨河路与河道间流分层部署,以消除由直行车流与左转车流所造成距太近(30—100m)且不完全平行,致使立交靠河的冲突点。岸这侧腹地狭窄,匝道展线较困难,必须考虑将立交的重心放在西侧,尽量减少布置在东侧的匝道数量。1互通设计存在的难点b)系统的完整性与独立性。机动车和行人与非城市快速路的建设一般都是改建原有的城市道机动车系统完全分离,均保证各向互通,机动车系统路,其规戈Ⅱ预留的走廊带一般较窄,两边密集的建筑强

3、调运行功能,行人与非机动车系统强调通行便捷。和不断调整的规划往往给互通立交的布设带来了不c)立交布置层数不宜过多,机非两大系统相结少困难:a)预留的互通空间狭小,互通的选型,匝道合一并考虑。的布设往往受限条件较多。b)城市互通立交桥隧构d)桥梁结构布置避免在河道上多次跨越。造物多。c)互通形式要求美观,符合城市美观需求。e)满足防洪抢险要求。d)交通组织困难,需考虑非机动车及行人的通行需f)强调工程的景观功能。求。2I3方案设计及方案比选因此,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的设计难度较一般2.3.1互通机动车系统方案设计高速公路要高。2⋯311方案一单苜蓿叶加定向和迂回型两层立2方案设计交方案

4、一的左转E匝道采用苜蓿叶形匝道,F和2.1项目设置概况互通立体式交叉位于某市中心街东延伸段(城H两个左转匝道均采用迂回式匝道,左转G匝道为避开东北象限而采用了定向匝道。见图1。市主干道)与滨河路(城市快速路)结点。滨河路目前a)该方案优点交通功能完善,各个方向均无正在改造为双向六车道的一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它是市区的南北大通道,也是连接沿线各交织,对主线交通干扰小。匝道线形流畅,立交外观优美,好似展翅的鲲鹏,气势非凡,用地却相当紧凑。工业园区及商务区的纽带[1]。本方案匝道的布置考虑到河道的防洪抢险要求,在中心街是一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动脉,连续跨越靠河道侧留出了供防洪物资

5、堆积和抢险人员集结的河流和滨河路,两个交点间距仅85m左右。滨河路余地,行人与非机动车通道的宽度也考虑了兼作防以西、中心街北侧为已建电能厂,属控制用地,其余汛通道的要求。象限无重要建筑,多为2层居民房。立交范围内河道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4—03—03作者简介:吴丽英(1981一),女,湖南南县人,工程师,大学本科,2004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4年第3期吴丽英: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37·b)该方案缺点桥梁面积略多。图1互通式立交方案一平面布置图力较小,绕行较远并易引起错路运行。2.3.1.2方案二双苜蓿叶加右转迂回型立交2

6、.3.2机动车系统方案比选方案二布置D、F两个左转苜蓿叶形匝道,G、H上述3个方案各有特点,进一步比较如表1。两个左转匝道分别通过两个迂回定向式匝道解决。表l机动车系统方案比较表由于东北象限已经布置了两条左转匝道,东向北的指标方案一方案二方案右转匝道如采用小半径已无用地,而采用大半径则桥梁总面积,m:4661043200446o0将在河道上单独建1座斜交大于45。、跨径大于经济道路总面积,mz3888217752l8281指标立交占地面积,亩26227331070m的匝道桥,故本方案中E右转匝道利用了特殊工程建簧费/刀兀144081289813O9l的形式,从D匝道左侧分出,下穿中

7、心街主线跨线匝道车速,km·h35-4035-4035-40桥,从苜蓿叶F匝道外侧绕过,与G匝道并行一起技术匝道平曲线半径,m6O~100O50-30080-600上跨滨河路、下穿主线,最终并入滨河路。指标匝道最大纵坡555匝道最大超高,%222a)该方案优点平面图形对称优美,线形圆顺,通行能力无交织,通行有交织,通行交织多,通行交通功能较完善,结构简单。能力大能力较大能力小交通一个转向车有绕行的转b)该方案缺点两个平行的苜蓿叶匝道之间存指标交通绕行基本无绕行流绕行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