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pdf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pdf

ID:53732181

大小:179.3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pdf_第1页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6卷第8期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Vo1.6NO.82014年8月TheoryandPracticeofContemporaryEducationAug.2014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朱胜基,高任连(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十余年了,虽然教学在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下还有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话题,教师角色一直是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新时代的旋律,诸多学者对教师角色已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现从教师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及教师是教学过程

2、中重要的研究者几个方面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角色;教师观念;有效沟通;研究者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4)08—0027—02新课改目标强调了学生知识的获得、各种能力的培评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很难做到客观平等地看待养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每一位学生。我国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那么评同时也体现了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强调学生通过价体系的改变急需推进,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

3、究的方法,发展综动机和创新精神,教师应该以多视角、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评价和督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改革的目标来看,国家需要培养维。教学是一个过程,其结果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创新人才以及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体现在意志、情感、节,对教学的评价应该体现在对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评态度、能力、观念、交往各个方面。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价上,同时不应只对知识技能目标的掌握进行评价,情背景下,教师也成了改革的中流砥柱。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教学的目标,也

4、应对其进行评价。新课改将评价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就是形成性评价,1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根基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学目标体现全面性,评价的内容应包首先,需要明确认识到教学的目标;培养什么规格的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评价形式可以学生,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烂熟于心。其次,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一个课程结束时应进行总结教师需要明确新课程的真正内涵,突出重点要点,突破难性评价⋯。点。再次,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更新也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因地制宜,不同的课程、不同章节都要斟酌使用2师生有效沟通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

5、要保障合适的教学手段,灵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有技术有艺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讲,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术地展开教学活动,比如在杨万里《小池》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喜,同呼吸共命教师就要求学生画一幅自己认为符合诗句的画,这样就运,只有站在合作者的平等地位上学生才能获取平等意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自己认真分析诗句的内容再绘图,然识、主动参与的意识。后教师再和学生共同学习诗句,这样无疑能加深学生对首先,良好的沟通要创建和谐轻松的气氛。做学生诗句的理解。有的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通的知心朋友就要和学

6、生打成一片,不能让学生有畏惧感过动画和声音的效果,使教学活动更为生动活泼,甚至可和距离感,研究表明,每个个体都希望获得同理心,只有以通过网络技术使课堂中没有讨论完的话题在课后继续和学生的“步伐”达成一致,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学生看讨论,促进学生思想的活跃,以及交往协作的能力。有的待学习,这样才给学生平易近人的感觉,心理不设防,能教学活动可以结合实际,突破教室的限制,脱离教材直接够敞开心扉和教师贴心交谈。进行室外教学。再如,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受到人们的其次,良好的沟通需要灵活的交流技巧。“好孩子是重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留给

7、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鼓励出来的”,同样,好学生也是鼓励出来的,这里的鼓励进行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各种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激发不是没有原则的鼓励手段,而是要有原则和有规律。教学生学习动机,增加课堂趣味性。最后,教师评价的观念学是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看到需要有所突破。过去的教学一般从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学生的闪光点。如果能循循善诱,激励学生进步,使学生收稿日期:2014—03—18作者简介:朱胜基(1988一),男,湖南隆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28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6卷获得

8、自信,教师也会因此而感到喜悦。主张更多鼓励并何去处理的?这样处理合适吗?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不意味着不能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批评教育方式的选法?我在教学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当时我又是如何择显得格外重要。不顾及学生自尊的当众批评往往给学去处理的?合理性又如何?学生还存在什么问题?哪些生造成心理阴影,因此可以选择在课后指点迷津。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