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歌的“时空共寓”思维初探.pdf

唐宋诗歌的“时空共寓”思维初探.pdf

ID:53730667

大小:203.8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0

唐宋诗歌的“时空共寓”思维初探.pdf_第1页
唐宋诗歌的“时空共寓”思维初探.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唐宋诗歌的“时空共寓”思维初探.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3年1月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Jan.20l3第26卷第1期JournalofHeilongjiangVocationalInstituteofEcologicalEngineeringV01.26No.1唐宋诗歌的“时空共寓’’思维初探赵洁(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个人经验往往置身于时空背景之中,构成强烈的时空共寓。以唐宋诗佳句为例论证借景(空间)怀古(时间)的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种创作模式;试图从心理分析的角度阐释出时序与景观同步,带有强烈时空意识的审美旨趣是中国诗歌的艺术智慧关键词:唐宋诗歌;时空共寓;借景怀古;诗歌智慧中图分

2、类号:I20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341(2013)Ol一0152—02时间与空间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形式,各有其独立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义。人类以时空为背景来定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人生时空行》)。或感叹“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被割裂为过去和未来,过去是实在的,未来是虚无的。人的《离骚》),“时间的概念,不再是客观的计时,而主要表现为存在也被分割成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后者即通俗意义上的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这种感觉因时代、因人而异,具体到每个思想。“思想可分为反思和想象”,通常,反思面向过去,想象人,时间感也会由于他所处

3、的人生不同阶段而表现出不同的指向未来。思想在制造时空割裂的同时,又为人生的超越提意味。而这一意味,恰足以看出他的人生态度和所达到的境供了可能。对过去的反思表现为个人经验,而对未来的想象地”_2J。时空共寓有利于文学创作的传承,如相似的人生遭则来源于对已有经验的总结。这些思维活动表现的文学创际和时代背景是造成元好问自觉学习辛弃疾的一个主要原作中时,就体现出“时空共寓”,即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空间存因。在意识。笔者尝试从文学范畴里诗歌这种表现形态,挖掘出2“时空共离”的诗词表现形态中国古代时空思维在古典诗词创作和艺术审美过程中所表如果以时间为纵轴,以空间为横轴,则可以大致勾勒出现出来的独特民族

4、性及其特殊意义。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在中国古代,作为生命个体的文人对1“时空共离”概念的“探头”“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时间感悟,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空世间万物都处在变化的过程之中,当人类意识到这一点间体验,构成了古典诗词创作的生命意蕴。而“时空一体、以时,时间意识就产生了。松浦友久在《中国诗歌原理》中指时统空”的时空共寓观贯穿于诗词发展的始终。以下列举唐出:“那把自身置于过去——现在——未来流程中的时间意宋诗歌中的经典名句加以说明。识,构成为人的思想情感的主干⋯⋯从历史眼光判断,宗教、首先,“有花堪折直须折”。对于中国诗人而言,时间意哲学、艺术等等所谓‘人’的各种文化,事实上都是与人的这

5、识的觉醒带有一种消亡色彩,时间会带来衰败,导致死亡。种时间意识逐渐明晰相对应这形成起来的。换言之,伴随着与时间的对抗,人不会占据上风,在时间流逝之中,人生是一时间意识的逐渐明确,人才成为人。就这个意义而言,可以个持续衰亡的过程。当然,事物由量变到质变都会经历一个说它比起‘应是人在发展的更早阶段上获得的空间意识’,是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之后,青春消逝,年华老去,因此,这种一种更适用于评价人的尺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时间会使人不断走向衰败的意识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持续性。时间的特点是变化和先后,表现为过程。当人们见的主题一“失时”或“失势”,如杜甫的“少壮能几时,鬓意识到自己已

6、经处于从过去经现在到未来的时间过程中时,发各以苍”。于是,在“失时”之后便遂即产生出“及时”意识他们便已经进入了以空间为纵坐标轴,以时间为横坐标的既及时行乐,如李白《将进酒》就表达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体现个别性又呈现超越性的坐标系中,进入了主观性的时间使金樽空对月”的“行乐须及春”思想。这对于对抗因觉醒意识之中。与客观性的时间意识相比,主观性的时间意识更的时间意识而体察出的人生难料有积极的一面,否则人生有是成熟的人的标志。何欢,因而杜秋娘才会悲凉地唱到:“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这种由客观性时间意识到主观性时间意识的变化过程无花空折枝。”在这句诗中,“失时”之悲被“及时”之乐所取在中国文

7、化中很早就已出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代,尽管如此,充满欢乐风情的面纱依然遮掩不住愁苦的面舍昼夜。”(《论语·子罕》)自孔子以来,时间感就成为中国容,到底,时间终将使人生走向衰败。文人士大夫总是重复着的一个生命主题,或焦忧时不我待:其次,“明年花开不复再”。如果说及时行乐还只是对时收稿日期:2012—12一o7间的无法预料而表现的从容,那么,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作者简介:赵洁(1979一),女,甘肃成县人,讲师,南京师中所发出的喟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