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案例研究.doc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案例研究.doc

ID:53718219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案例研究.doc_第1页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案例研究.doc_第2页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案例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案例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案例研究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其目的是温故知新,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复习课的类型包括专题复习课、单元复习课、期末总复习课等。   案例《动点轨迹的探求》一开始,用多媒体打出四道求轨迹的问题:(1)已知线段│AB│=2,动点P分别与A、B相连,所得连线的斜率之积为-2,求点P的轨迹方程。(2)已知点A是圆x   +  y   =  16上的动点,一个定点M(8,0),动点P是线段MA的中点,求点P的轨迹方程。(3

2、)已知动圆M和圆C1:(x+1)  +  y   =  36内切,并和圆C2:(x-1)  +  y   =  4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4)已知动直线L1: ax+y+1=0 ,  L2: x-ay-1=0 ,求L1和L2的交点P的轨迹方程。 老师请学生拿出纸和笔在下面做。这四道问题分别代表了求轨迹方程的四种基本方法:直接法、转移代入法、定义法和交轨法。学生试解,教师巡视。大致10分钟后,教师在学生中每道题选了一份答案,用实物投影仪依次逐题进行了投影、分析、点评,并对第四题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发现了还可用几何法求解。接着,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用幻灯片打出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和

3、常用方法。然后,教师又打出了一道问题:已知Q是椭圆 (a>b>0)上的任一点,过右焦点F2作∠F1QF2的外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  .求点P的轨迹方程。 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请同学说思路,老师板书。第一位学生是用直接法求。通过教师提示,第二位学生提出另一种思路:用转移代入法。师生继续探讨,又有学生发现了第三种思路:用几何法,非常简单易求。教师由此指出:求轨迹的重点是研究动点的本质。最后,教师请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用多媒体打出想一想:已知△ABC中,定点A(-c,0),定点B(c,0),试添加适当的条件,求出顶点C的轨迹方程。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生1:添加条件│

4、AC│+│BC│= 4c  ,求得方程为  (y≠0)     学生2:添加条件│AC│=│BC│,求得方程为x=0(y≠0).学生3:添加条件K·K =-1  ,求得方程为x   +  y   =  c  (y≠0).学生4:添加条件│AC│-│BC│=c(双曲线的一支)……教师给予一一点评、鼓励,气氛热烈,可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留下问题让学生课后继续思考:是否还可以考虑椭圆?是否还可以考虑角的关系呢?    通过剖析研究,对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达成以下共识:    1 课前要预先给学生布置任务:梳理有关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尝试解决一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基础问题。    2 复习课重在梳理知识

5、,建构知识网络,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以优化和完善,再通过问题解决,落实通性通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教学形式可以概括为三类:一是对于“全生不熟”的“全生饭”,可采取“先理后解”:先罗列基础知识后解决相关问题。其适合学生基础差、认知结构极其模糊的班级,如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的一部份学生。二是对于“半生半熟”的“夹生饭”,可采取“边解边理”:对于学生基础中等的班级,可以把解决问题与梳理知识同步进行。三是对于“全熟不生”的“全熟饭”,可采取“先解后理”: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总目标,应贯穿在复习课教学的全过程。   4 复习课的问题设计一定要适

6、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5  上复习课,教师要着力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    6  教师上复习课应注意解决好思维过程的细化问题。3.7  前两位老师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比较忽视反思!事实上,教师在复习课中要非常重视解题后的反思,因为反思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所以,教师在上复习课中,有必要加强反思这一环节。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课后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给学生思考,他们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写在作业本上反馈上来,让思维飞向更高更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