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着力点.doc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着力点.doc

ID:53714799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着力点.doc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着力点.doc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着力点.doc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着力点.doc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着力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着力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着力点卢迎福(兰州铁二小邮编730000)[内容摘要]:文章从教学情境、合作交流、应用意识、推理能力、评价体系几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着重点。[关键词]:情境、推理能力、多元化。一、着力于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

2、愿望。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中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而及时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开展探索和创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学生质疑提问的方式主要有三:(1)、创设具有悬念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提问。例如,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上,为了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与它的反序数之差的规律,老师先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随便说一个两位数(个位不能是0且个位、十位数字不同),再将个位、十位数字交换,说出它的反序数,这时老师一口说出两数之差是多少,然后让学生验算。如此进行几次,学生会很惊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迫

3、切想知道老师有什么妙策,纷纷发问:“这是为什么?”此时学生有了很强的求知欲望,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可以独立探究出结果。(2)、制造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质疑提问。在学习完互质数后,往往有些学生会说:“公约数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老师接着问:“4和6也有公约数1,它们是互质数吗?”此时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会对自己的表述质疑反思,在反思过程中,进一步明晰互质数的本质属性。(3)、启发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从而导致问题产生。例如:在下面的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3,5,7,,,。教师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通过探

4、究、交流,可能会得出以下一些答案:①、在横线上依次填入9、11、13,形成奇数列。②、在横线上依次填入11、17、27,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1。③、在横线上依次填入27、181、4879,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积减8。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思考角度,教学中经常问学生:“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想?”“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较强的问题意识。2、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第一学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

5、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如学完数的组成后组织学生做“猜数”游戏:老师右手中有3粒黄豆(展示给学生看),左手中的黄豆数和右手的黄豆数凑起来是10粒,让学生猜老师左手中有几粒黄豆,学生兴趣很高。在第二学段,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

6、必要的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让学生思考:“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接着让学生猜想:“圆锥的底面积×高得出的是圆锥的体积吗?”“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的体积之间有没有关系?可能是什么样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并做“倒水”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这样就使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假设和猜想解决新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二、着力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

7、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1、让学生动手操作。《标准》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如用小棒、圆片来理解“平均分”;“10以内数的组成”;用小棒搭建若干三角形、四边形等并探索规律;用搭积木、折叠、剪贴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以及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动手实验、收集数据、进行摸球游戏等。通过动手操作,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8、。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两点:(1)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所以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2)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所谓适量,就是不要动辄就操作,操作也不是多多益善。适度是指当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