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中父爱缺失“假单亲”现象引关注.docx

中国教育中父爱缺失“假单亲”现象引关注.docx

ID:53710170

大小:13.3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6

中国教育中父爱缺失“假单亲”现象引关注.docx_第1页
中国教育中父爱缺失“假单亲”现象引关注.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中父爱缺失“假单亲”现象引关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教育中父爱缺失 “假单亲”现象引关注在中国教育中,父亲与母亲总是不等的,母亲常常是孩子教育的主力军,父亲只是在一旁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即可,中国教育中父爱教育严重缺失。  对于这种父爱缺失的现象,有人称为“假单亲”,其出现的重要原因不在于父亲不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是在教育中他们往往表现的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反之,他们的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还会令孩子自然而然地与父亲疏远,最终父子双方都放弃了交流的可能。有调查指,父亲不良嗜好多的孩子发生恐怖、焦虑和偏执问题的可能性分别是父亲无不良嗜好孩子的2~4倍。多不良嗜好的父亲易沉溺于

2、不良嗜好中,无暇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也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感情,使其在成长中获得的父爱不足,所以,父亲要主动地规诫自己的生活习惯。  “假单亲”一词来自单亲家庭离婚的延伸。因为离婚的单亲家庭中缺少另一家长的参与,孩子感受不到温馨和关爱,久而久之便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情感反应,具体表现在情感的脆弱、易激动、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生活得不愉快,没有幸福感,心理失衡。  在很多母亲看来,照顾孩子理所当然应该是自己的责任,老公工作繁忙,这点小事不应该打扰他。但是恰恰相反,父爱与母爱是完全不同的,在现代社会中,良好的女性特征得到社会的推崇,即会关心人、体贴人,有良好

3、的同情心、善意;而良好的男性特征,即独立、自主、坚强、果断、自信、与人合作、有进取心等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  父亲对孩子的个人良好品质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父亲的行为,所以父亲一定要给孩子做出好榜样,父亲是孩子初期教育中重要的游戏玩伴,与正规的教育相比,这种言传身教更有助于孩子正确理解他人的情感、学会正确运用自己的行为反应,更有助于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  父爱并不等于金钱,我也是一个爸爸,周末的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陪女儿一起,讲讲故事,玩耍一下,在现代社会中,父子关系更多的时候更像是朋友,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都以

4、能够成为孩子的朋友而努力着,我们试图了解孩子的思维,虽然这很难,但是我们还是努力着,很欣慰的是,女儿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跟我说说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虽然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看着女儿生动的表情,就会觉得幸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父子关系也渐渐地走出了“父严子孝”的传统模式,爸爸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孩子做起了朋友,互相尊重和理解,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想法,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一般孩子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人格,他们有着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不受到伤害,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