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伤口的效果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性愈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伤口的效果评价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伤口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伤口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2-8H收治的60例慢性溃疡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水胶体敷料、湿性敷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碘伏纱条敷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换药次数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实验组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
2、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溃疡性伤口的临床治疗中,湿性愈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其能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加快伤口愈合,值得予以推广应用。[关键词]慢性溃疡;湿性愈合疗法;换药;疗效[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3(c)-0080-02在临床上,足部、小腿慢性溃疡是常见病,其多发于足部及小腿下部,临床症状为足部及小腿部出现深度、形状、颜色不同的浅洞,以及不规则或龛状皮肤缺损[1]。下肢足背部、胫前部的软组织不丰富,在行走、站立时易出现静脉淤血,影响
3、局部血供,这些部位若发生溃疡、皮肤缺损,就较难愈合[2]。为评价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伤口的效果,该院2013年2-8月对足部、小腿慢性溃疡性伤口患者采用了湿性愈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在收治的60例慢性溃疡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性24例,年龄在12〜89岁,平均(68.2±3.6)岁,病程在2个月〜3年,平均(1.0±0.8)年。其中6例为下肢静脉溃疡,8例为糖尿病足溃疡,46例为术后切口或外伤感染所致伤口不愈。伤口特点:清创后,以伤口深度
4、、长度为标准,进行伤口分期。60例患者中,II期18例(22处),伤口范围最小为6.6cmX1.9cmXO.6cm,最大为8.5cmX1.4cmXO.6cm;III期30例(32处),伤口范围最小为13.1cmX1.2cmX2.1cm,最大为11.3cmX13.5cmXO.7cm,伴潜行12处,深度在1.4-4.6cm;IV期12例(15处),伤口范围最小为7.2cmX4.3cmX1.2cm,最大为13.6cmX10.2cmX1.9cm,伴潜行11处,深度在2.8-5.5cm。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5、,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换药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患者应用降血糖药物。实验组患者:釆用湿性愈合疗法。换药应用湿性敷料,对于渗液、黑色或黄色腐肉较多的伤II,应用清创术去除部分坏死组织,然后使用生理盐水、双氧水清洗伤I丨,用无菌纱布擦干创面,使用碘伏(0.5%)对创面边缘及周围2cm的范围进行消毒,在创面上覆盖藻酸盐敷料,再使用泡沫敷料外盖,以吸收渗液。当创面渗液减少、坏死组织全部清除,创面全部呈红色(肉芽组织)后,在创面
6、覆盖水胶体敷料。针对渗液较少、黑色(或黄色)结痂的伤口,在应用清创术清除坏死组织,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后,使用水凝胶自溶清创清除首次清创未清理干净的坏死组织,然后在创面覆盖水胶体敷料。根据创面情况,1〜7d换1次敷料。对照组:应用清创术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然后使用碘伏纱条(0.5%)覆盖创面,对于伴坑道、潜行伤II,先以碘伏纱条(0.5%)填塞伤口,再将无菌纱布覆盖在上而。对于红色肉芽伤口,使用碘伏及生理盐水分别清洗周围皮肤和创面,再覆盖凡士林纱布,将无菌纱布盖再外层。根据伤II渗液情况,每FI或隔天换药。
7、1.3疗效评价治愈:创面溃疡全部愈合;有效:治疗后,溃疡感染控制情况良好;无效:治疗后,创面感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伤口久不愈合。治愈例数+有效例数二总有效。1・4统计方法该次研究数据釆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釆用x2检验。2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由表1可知,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比较。由表2可知,实验组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8、0.05),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卩〈0.05)。3讨论湿性愈合最早由Winter博士提出[3],他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与干性环境相比,伤口在湿性环境中愈合更快,愈合速度可提高2倍。继此研究后,不断出现了用于治疗伤门的各种湿性敷料,本次研究也是基于此理论,在换药治疗中应用了湿性敷料。从研究结果来看,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