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肌氨肽苷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肌氨肽廿注射液联合1,6-一•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肌氨肽昔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纟fl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氨肽廿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14d为1疗稈,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6%,心电图总有率为97.3%,心急酶改善总有率为75.7%,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o结论肌氨肽廿注射液联
2、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映少,值得推广。【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肌氨肽廿注射液;1,6二磷酸果糖作者单位:476200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儿科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好发于夏秋季。多数病例在起病前1〜2周或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的前驱病史。临床表现轻重不八,轻者紧似“感冒”表现,重者很快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英至猝死。自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氨肽廿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
3、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4例患儿全部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11〜14月,年龄平均7.5岁;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9'14岁,平均7.1岁。两组患儿有胸闷、心悸、乏力64例,上呼吸道感染病史58例,腹泻病史16例,无诱因哭闹不安8例。胸部X片检杳示心脏扩大6例;心肌酶谱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66例;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40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室性期前收缩10例,I度房室传导阻塞4例,ST-T
4、改变12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卧床休息,抗感染(抗病毒药物应用利巴韦林),大剂量维生索C,能量合剂以及U服辅酶Q10等治疗;心律失常者给出抗心律失常药物纠正;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氨肽廿注射液4ml加入10%葡萄糖250ml内静脉输注,1次/d;1,6二磷酸果糖100^250mg/(kg•d)用稀释液溶解后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稈均为14d。1.3疗效评定标准显著: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5、,心肌酶谱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好转,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无变化或恶化。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2结果总有效率为显著+有效。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纟H.(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纟R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7269294.6对照组371910878.4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4.16,P<0.052.2两纟ft心电图恢复比较,治疗组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
6、表2。表2两组心电图恢复比较(例,%)纟R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72115197.3对照组371713781.1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5.05,P<0.052.3两纟ft心肌酶CK-MB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心肌酶恢复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3)表3两组治疗后心肌酶CK-MB改善情况比较纟fl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72313197.3对照组371612975.7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二7.46,P〈0.052.4不良反应两组患儿诊疗过程屮,有1例输液时岀现面红、头晕,调慢
7、滴速后症状消矢有1例出现寒冷,对症处理后消失,均未影响治疗。3讨论病毒性心肌炎为儿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H前尚不完全清楚,随着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的发展,揭示出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涉及病毒对被感染的心肌细胞的肓接损害和病毒触发人体白身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的心肌损害。早期患儿可给予抗病毒治疗,但疗效不确定,因此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受损细胞恢复,对症治疗心律紊乱、心衰,以及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肌氨肽廿注射液主要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心房肽、腺廿等多种心血管活性物质组成。使川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管
8、阻力,增加心肌细胞利用氧能力,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1,6二磷果酸糖是细胞内糖代谢屮过程屮的一种重要屮间产物,可激活糖酵解屮限速酶-磷酸果糖酶及丙酮酸酶活性,增加细胞内能量;还能肓接进入细胞内作为能量底物供给能呈;另外,1,6二磷酸果糖乂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钾离子内流,防上细胞失钾,阻止钙超载,改善细胞膜极化状态,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消除异位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