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

国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

ID:5368319

大小:364.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国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_第1页
国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_第2页
国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_第3页
国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_第4页
国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焦赣南师范学院学报No.6第六期JournalofGannanNormalUniversityDec.2013·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国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鲁佼佼,孙剑斌(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技术接受模型是解释和预测人们对信息技术接受程度的基础理论,其后续研究不断加以验证和扩充,形成完备而操作性强的实用模型,文章介绍经典TAM模型和UTAUT两个模型.国内的大部分学者在作实证研究的时候一般会采用一个简约的技术接受模型,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加入变量,使模型扩展.对不同研究领域的变量、数据采

2、样和数据分析方法作比较分析,并作简要总结.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8332(2013)06—0089—05计算机自发明以来,一开始运用于国防军事和科学运算,后来才运用到人们生活当中,而到现在计算机已经家喻户晓.围绕着计算机出现的信息技术现已成为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为支持生产力发展而研发的信息技术,只有被接受、使用以及持续使用,它们的价值才能显现出来⋯.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

3、,简称TAM)是目前信息系统研究领域中最优秀的技术接受理论之一.该模型的结构简单,并且得到了各种实证研究的证实.技术接受模型慢慢地被广泛地用于研究对各种信息技术的接受,其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本文首先阐述了技术接受模型的基本理论,就国内不同应用领域的研究模型进行分类分析,阐述不同研究领域内的学者是怎样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扩展的,然后对不同研究领域的变量、数据采样和数据分析方法做出比较分析,最后,做出简要总结,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什么是技术接受模型,国内的研究领域以及学者是怎么借助这个模型进行研究的,为以后的

4、研究提供参考.1技术接受模型1.1技术接受模型概述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等人在1989年提出来的J,他们将社会心理学中的理性行为理论(TRA)运用到管理信息系统,以内在信念、主观态度、行为意向以及外部变量等因素,解释和预测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TAM的结构如图1:TAM有两个重要概念: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由这两个概念构成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主要指标.感知有用性是信息技术用户主观上认为某一特定信息技术对工作绩效的提高程度.感知易用性是指用户主观上认为为使用某一特定信息技术所付出的努力程度.图1完整技术接受模型1.2修正的技术

5、接受模型随着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技术接受模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原有模型得到了改善.其中使用态度渐渐的被研究者舍弃,他们更加相信是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直接影响使用态度.在1996年,Davis舍弃原始模型中的使用态度,构建了修正的技图2修正的技术接受模型收稿日期:2013—05—15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GL1108);赣南师范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作者简介:鲁佼佼(1980一),男,江西宁都人,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信息化;孙剑斌(1969一),男,江西于都人,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教

6、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伍术接受模型,这个模型也成为了运用范围最广的技术接受模型.如图2:1.3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由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各种优点,围绕着技术接受模型基础理论的研究一直不断.其中理论水平比较高,影响比较大的是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UnifiedTheoryofAcceptanceandUseofTechnologY,简称UTA—UT).Venkatesh等人在援引包括TAM在内的8个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UTAUT,其结构如图3.其中绩效预期对应感知有用性,努力预期对应感

7、知易用性.技术接受使用统一模型(UTAUT)推进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又保留了简约的结构,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个模型的局限性也就在于选择最理想的变量会降低模型中一些项目的代表性.2国内技术接受模型运用领域2.1移动商务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现阶段,我国的移动商务高速发展,随着3G时图3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代的到来,各种以移动通讯为基础的服务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类学者围绕移动商务的研究非常多,包括基础通讯、商业模式以及市场营销等等.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开始使用技术接受模型来研究移动用户对各类新型服务的接受行为.邓朝华等结

8、合TAM和网络外部性理论,对用户接受移动短信服务的行为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网络外部性对人们的使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韩超群等_l基于TAM对移动阅读的用户采纳行为进行了研究.杨永清等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接受行为进行研究,其概念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