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677206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5
《《乞巧》说课稿杨英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乞巧》说课稿杨英枝一、说教材: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地诵读《乞巧》,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渗透古诗学法,体会诗
2、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 3、将古诗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在荡漾激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二、说重难点: 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古诗境界,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 这首诗的教学采用的是创设情境、互动教学的方式,也就是意境互动教学策略,意境互动简单的说就是在教学中,教师把握古诗的意境的基础上,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感悟到诗文的意境,并且让学生运用多种表达的方式和诗文互动,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诗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因此在教学中,我对读的设计有范读,吟诵,个别读,
3、齐读,对读,边读边议,边读边评。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诗情诗境,强化读,采用“一读、再读、三读”,让诗情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这样学生才会不满足于当一个听众,更会自主的去读,也会读得更动听,读得更动情,读得更感人。 四、说教学流程: 1、本课的导入采取背诵旧诗引出新诗的方法,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读自悟 同学们自由读,借助注解和资料自悟诗的意思,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 3、品读鉴赏 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讲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使学生真正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进而指导学生朗读,方式多样,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4、体验升华 通过人
4、们乞取智巧而转到学生身上,他们有什么乞巧的吗?而引发学生为他人乞巧。升华感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