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675857
大小:8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05
《时分、组合备课MicrosoftWord97-2003Document(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河小学电子备课模版课题教学内容第90-91页几时几分。课时第(1、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时、分的含义,学会读写几时几分。2、过程与方法:。2、通过观察、尝试、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学重点认、读、写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教学难点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教学准备钟表模型。教学过程自我评价教学环节教学目标落实活动计划1、健康:(身体、心理、言语等)2、快乐:(课前、课中、课后等)3、主动:(准备、探究、合作等)4、向上:(智慧、技能、精神等)教师
2、活动计划学生活动计划一、创设情景, 激趣引新1、观察钟面,复习旧知教师出示钟面模型(钟面模型的时刻是7时)问:(1) 小朋友,钟面上是什么时间?(2) 你是怎么知道是7时的?(3) 每天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4) 谁能用两种方法写出这个时刻?2、引出课题内容:小华上午放学回到家,妈妈正在做午饭,不一会儿,妈妈午饭做好了,小华一家开始吃午饭(饭厅挂着一个钟表)。(学生板演:7时、7:00)(有的可能说是12时10分;有的可能说是2时)12(1)学生看后,师问:小朋友请你猜一猜小华家吃午饭是什么时间?(2)师: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这样的时间:几时几分。(教师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认识10时15分。(1)认读 演示10时,(播放画外音)“小朋友,时间是不会永远停留在10时,它在继续前进。”继续演示:钟表从10时转到10时15分,(画外音)“小朋友,你认识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吗?”…… (2)学写a、师:刚才同学们认读得很好,方法也总结得好。同学们说的“10时过15分”、“10时15分”,10点15分,10时多15分……,指的都是同一时间,像这样的时间,你们会像写整时的方法用两钟方法写出来吗?(先让学生上台尝试板演,根据情况教师再指导)a、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
4、达钟面上的时刻。b、小组汇报,并说认读方法。学生可能汇报如下:生1:10时过15分(因为时针过了10一点点,分针指着3,走了15小格)生2:10时15分,(因为时针刚过了10,分针还走了15分)生3:10点15分 (因为…… )生4:我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刚过数10,不到数11,分针指着3,走了15分,是10时多15分。12b、板书如下:10时15分10:15 c、理解“:”左边表示时,右边表示分。 2、认识8时零5分、3时55分。(1)认识8时零5分出示8时的钟面,学生观察是几时?演示钟表走动,走到8时零5分停止。
5、 生3:8时零5分(时针刚过数8,还没有到9,分针从12到1走了5个小格) ……d、小结:像这样时针刚走过数几,分针从12起走了不够10分钟,这时一般读作几时零几分,这里的零要读出来,写时也要把零写出来,以后碰到这样的情况都要按这种方法读、写。 (2)认识3时55分。 (3)尝试练习a、全班学生写出10时15分的两种写法。b、刚才小华家吃午饭的时刻到底是什么时间?为什么?用两种写法写出来?a、四人小组讨论,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此时钟面上的时刻,教师巡视指导。b、学生汇报,说明方法。(学生可能汇报如下:)生1:8时过5分(时针刚刚过8,分针从12
6、开始又走了5分)生2:8时多5分(时针过了数8一点点,分针指1,1个大格表示5分)c、让学生板演8时零5分的两种写法。(如果学生直接写作8时零5分或8:05,就问学生为什么要写“零”和“0”;如果学生写作8时5分或8:5,就引导学生对这种写法要作补充,最后得出正确的写法:(板书如下) 8时零5分8:05e、引导学生比较10时15分和8时零5分的读、写异同。 f、教师拨钟面模型,学生练习读、写5时零5分、……a、让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读、写方法。12出示3时的钟面,学生观察是几时?然后课件演示钟表继续走动,走到3时55分停止。 3时55分
7、 3:55e、教师拨钟表模型,让学生练习读写6时55分、12时50分……。3、师生小结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a、同桌讨论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b、学生汇报。(略)c、师归纳: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再看分针,钟表上时针刚走过数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如果钟表上时针刚走过数几,分针从12起走的小格不满十,一般读几时零几分,“零”要读出来,也要写出来)三、知识运用,巩固新知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