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眼针治疗脑梗死半身不遂156例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眼针治疗脑梗死半身不遂156例临床观察作者:曹银香,白炜玮,冯金萍,武荣芳,甄徳江单位: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推教研室,河北邢台054()00【关键词】脑梗塞;偏瘫;眼针;针刺疗法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计划项目(编号:2006082)脑梗死半身不遂属中医学中风中经络范畴,虽少有意识障碍,但遗留的后遗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最,尤其是于•腕及手指的精细活动功能恢复更慢。眼针疗法对中风瘫痪即刻效应肯定,疗效确切,近年來止在推广应用。l99X06—2006-12,我们釆用眼针治疗脑梗死半身不遂156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7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
2、方法1.1一般资料234例均为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纽。治疗ai.156例,男98例,女58例;年龄36〜75岁,平均63.5岁;病程最短7日,最长98口。对照组78例,男49例,女29例;年龄38〜73岁,平均62.8岁;病程最短50,最长100日。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1.3治疗方法131治疗组主穴:双侧上焦区、下焦区。配穴:心、肝、肾区。操作方法:用苏州医疗用品厂华佗牌0
3、.35mm×25mm毫针,以左手指压住眼球并绷紧眼眶皮肤,选好穴区,在距眼眶内缘2mm的眼眶上,从穴区的一侧刺入,斜向另一侧,刺入真皮,到达皮下,保持针体在穴区内[2]。针刺入后,不提插捻转,留针30min,留针期间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每间隔10min搔刮针柄1次。每日1次。1.3.2对照纽•取穴:肩骨禺、曲池、外关、合谷、环跳、足三里、解溪、太冲等。釆用苏州医疗用品厂华佗牌0.35mm×(25〜75)mm毫针,根据部位选用针之长短,行针得气后,留针30min,每间隔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1.3.3疗程2纽均10日为1个疗程,间隔2日进行第2个疗
4、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4疗效标准[3]痊愈:瘫痪肢体肌力提高3级以上,握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3kg,并达到10kg以上,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自理;显效:瘫痪肢体肌力提高2级以上,握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5kg,并达到5kg以上,生活部分白理;有效:瘫痪肢体肌力提高1级,握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尢效:肌力未提高,握力无变化,肢体活动无改善.2结果2组疗效比较见表lo表12组疗效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P<0.01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讨论眼为人体五官之一,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ldquo
5、;五脏六腑Z精皆上注于目”,“精之窠为眼&rdquo;o眼针疗法系辽宁省12故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1974年首创的一种微针疗法。依五轮八廓理论将眼部分为八区十三穴,此可通于脏腑,达于三焦,针之可调整十二经脉,平衡阴阳,疏通经气,运行气血,醒脑开窍。临床实践表明,収双上焦、下焦区为主穴,依辨证分型加心、肝、肾区穴治疗脑血管疾病疗效较好,针刺容易得气,大部分诊治者反映得气时有向大脑中传导,也有向下肢反射传导之感。实验研究也表明,眼针対缺血性中风血液流变学备项指标有显箸影响,眼针通过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改善缺血性中风血液黏、稠、聚、凝倾向,改善微循环,使神经病变
6、得以恢复[4]。眼针通过经络调報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体针,尤其对•肢体远端如于指握力的恢复,更是体针所不及,加之以其収穴少、用针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针后活动自山等优点,很值得针灸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齐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冲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2]Hl维柱.中华眼针[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岀版社,199&90.[3]曹银香.眼针治疗脑梗塞半身不遂56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6):648.[4]张明波,张霆.眼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血
7、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5):232-233.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