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冉里居生平考辨.pdf

皇甫冉里居生平考辨.pdf

ID:53575113

大小:169.3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9

皇甫冉里居生平考辨.pdf_第1页
皇甫冉里居生平考辨.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皇甫冉里居生平考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皇甫冉里居生平考辨黄桥喜关于唐代大历诗人皇甫冉里贯生平,旧唐“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语,”当是冉于成年后迁书’无记。新唐书》有传附萧颖士传后,《新唐居。“童稚”指他的孩子,盖为三十岁之前来丹阳书·艺文志四》集录诗集下注文有之,均寥寥数落藉。又冉之曾祖,曾为“泽州刺史”,泽州,《元语。难冉弟曾,编其兄诗集后,请了大历间著名和郡县志》卷十五‘河东道·泽州云、“《禹贡散文家独孤及为之题序,叙其生平较为详实,不冀州之城。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韩、魏、后属失为考辨诗人的重要史料。另《嘉定镇江志》、赵,秦使白起破赵于长平,即今州北高平县县西至顺镇江志,唐

2、才子传》有传,亦可资参考。北二十一里长平故城是也。”当今山西晋城。其祖兹根据上述资料并参以皇甫冉本人的诗作,其与父曾为“饶州乐平县令”,乐平,据《嘉庆一统同代人的酬唱之作,钩稽其生平如次。志》卷三百十一《饶州府》云“唐武德四年始置里居皇甫冉生在封建地主官僚的家庭。曾乐平县。”今属江西。其父曾为“潭州刺史”,潭祖敬德为银青光禄大夫,泽州刺史;祖父价为朝州,《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九《江南道·潭州》散大夫、饶州乐平县令;伯父彬为太子侍读、秘云:“隋开皇九年平陈,改为潭州,取昭潭为名书少监、集贤院修撰;父凯为中散大夫、潭州也,⋯⋯武德四年,又置潭州

3、总管府,七年改为刺史(《毗陵集卷十三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都督府。其址即今湖南长沙市。上述均不见有丹定皇甫公集序、《新唐书·艺文志四》),但至皇甫阳落籍之疑,只是有南下之势。又冉有《初出沅江冉却累试不第,以至家道中落。夜入湖。既然是“初出”,则谓第一次出外。能单皇甫冉之里居,有两说:其一,独孤及序题独远游又能作诗,当是十七、八岁的年龄。又为“安定皇甫公”;唐才子传》卷三皇甫冉小传《题竹扇赠别所写男女轻薄之情;正合其龄。云。“安定人,避地来寓丹阳。”其二,唐姚合《极冉以“湘竹扇话别女友,亦合其地。此足以说玄集卷下冉之名下云“丹阳人”;《新唐书·

4、艺明冉之生地并不在于润州丹阳。既然冉是丹阳文志四》“《皇甫冉诗集》三卷”下注云:“润州丹人,在他第一次落第后,顺江东游:“九江连涨阳人。”嘉定镇江志》、《至顺镇江志》等因之。傅海,万里任虚舟”,写诗《落第后东游留别,不提璇琮先生的《皇甫冉皇甫曾考》(Yz《唐代诗人丛东归丹阳。又《泊丹阳与诸人同舟至马林溪遇考》)则采姚合之说,似乎已成定论。但笔者不敢雨》一诗,作于“家乡丹阳”门前,又何谈苟同。如冉为“丹阳人”,为何其《诸“公有怀绝“泊”?“离家春是秋”,家乡门前遇雨,又何生其句》视丹阳为异乡?其诗云:“旧国迷江树,他乡愁?“来往南徐路”,“

5、南徐”是镇江,为何不用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海门”,镇“归”字?故谓冉为润州丹阳为里贯,实不可汪府志》云:“焦山东北有两山对峙,谓之海通。傅先生在上引文中以《元和姓纂》卷十一门。一说镇江以东江面,长江东流人海,至此江云“户部尚书滑国公皇甫无逸之从弟彬郎中,秘面愈广,故称海门。“他乡”则指丹阳。大概《唐书少监”而推论冉家为丹阳人,直接引《嘉定镇才子传》作者据此而谓“避地来寓丹阳。”傅先生江志》卷十八:“皇甫敬德丹阳人,”作为定论,则在上引文中批评云:“唐才子传》这几句甚为含是不科学的。其实《嘉定镇江志》的编纂者亦是混,似乎皇甫

6、冉本为安定人,后因避安史乱才迁附会。综上,皇甫冉出生之地可能在潭州,籍贯徒南下,寓居丹阳。实际上却不然。”但傅说恰不或可定为潭州人,后来迁居润州丹阳,约在三十合实际。傅文谓“避地,”为避“安史乏乱”亦甚岁之前,其应试落第东游的时间,当二十岁以后。牵强。《唐才子传》明日:“天宝十五年卢庚榜进生平皇甫冉的生卒年不见记载,近人考定士,调无锡尉。”可见不是避安史之乱。据冉诗句有几种;(一)《辞源》第21T9页定为公元714—767l乏Q文学遗产·I990·i皇甫冉里居生平考辩年。(二)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为723—767“芙蓉已委绝,谁复可为

7、媒”(《秋夜寄所思》)之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至唐代宗大历二年)。<三)境地,只有“驱驰”罢了。由上,冉于大历四年傅璇琮先生在上弓文中定为“生于716、717年,辞补阙之职“奉使江表”之说亦能言之成理。江即开元四年或五年”,卒年为“大历四,五年即公表,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元767、770年”。《四》北京语言学院编《中国文学外,故称江表。《三国·魏文帝纪黄初三年五月家辞典》以为生于开元五年(717),卒于大历五云;“以荆、杨、江表/都为荆州。”又《三国·年(770)。上述实际上是三说。傅文谓:“闻一多吴·陆逊传》上疏云:“昔

8、桓王<孙策>创基,先生当是看到过独孤及的这篇序,但他误以大历兵不一旅,而闻大业。陆下水运,拓定江表。”盖二年连下至‘不幸短命’为一个意思,就以为是指上云。而冉之“江表”,已越上述之地。《全唐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