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

ID:28136209

大小:60.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_第1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_第2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K注3陈琳,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描绘了一幅送别图景,“江城”指送别之地,“新秋”点明了送别时间,“烟波”给送行抹上了凄迷色彩。B.第一句中的“阻”字用得好,既指烟波浩渺,无法看到远去的船只,也指行舟为烟波所阻,含义丰富,给人想象空间。C.颔联中的“闻道”“更言”

2、表明了当时形势紧急,战斗已十分激烈,朝廷己派大军去征讨北虏,又在南河会集了诸路将领。D.颈联实写了孔巢父到达塞外的景象,用“乡人绝”和“战马多”对比,点出了孔巢父到边防后无同乡伙伴的境况。E.尾联用典,借陈琳擅长写奏记表现孔巢父才华,相信他会建功立业,一反上文低沉哀怨基调,表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1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析。答案14.AB15.①依依惜别之情。首联写诗人注视朋友远去及借新秋时分的孤雁,表现临别的不舍与悲伤。②对朋友此行路途遥远、征战艰苦的关切之情。“边心杳杳”“塞草青

3、青”,写边塞荒凉寂寥,无同乡伴侣,表现了和友人的情谊,对朋友的关心。③对朋友的劝勉和希冀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最后两句,说人们都称许孔巢父为工于奏记的陈琳,相信他定能仕途顺利,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功业的期许与美好的祝愿。1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C项“战斗激烈”错。D项“实写”错。E项“低沉”不当,颔联写“征北虏…会南河”,表现了军威之壮,不能说是“低沉”。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首联写诗人注视

4、朋友远去及借新秋时分的孤雁,表现临别的不舍与悲伤。“边心杳杳”“塞草青青”,写边塞荒凉寂寥,无同乡伴侣,表现了和友人的情谊,对朋友的关心。最后两句,说人们都称许孔巢父为工于奏记的陈琳,相信他定能仕途顺利,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功业的期许与美好的祝愿。点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