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不同经脉线上针刺痛阈相关性比较

大鼠不同经脉线上针刺痛阈相关性比较

ID:5355004

大小:110.7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大鼠不同经脉线上针刺痛阈相关性比较_第1页
大鼠不同经脉线上针刺痛阈相关性比较_第2页
资源描述:

《大鼠不同经脉线上针刺痛阈相关性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第34卷第6期#843#大鼠不同经脉线上针刺痛阈相关性比较12,3411111高云飞,孟凡迅,张俊芳,周孝伟,张苗苗,李娇,张慎彦,黄芸(1.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7;2.南通大学神经科学系,江苏南通226001;3.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上海201203;4南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摘要:目的:通过对大鼠不同经脉线上针刺痛阈的观察和分析,探讨若干针刺位点的针刺镇痛效应对大鼠热水甩尾测痛模型的影响。方法:分别针刺大鼠胃经线上的/后三里0、脾经线上的/三阴交0、任脉线上的/关元0、督脉线上的/后会0等腧穴,检测其针刺前、后的热

2、水甩尾痛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三里0腧穴针刺前(5.90?0.38),针刺后(9.28?0.32),针刺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10.2934,P=0.0001);/三阴交0腧穴针刺前(5.95?0.42),针刺后(9.27?0.42),针刺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20.6481,P=0.0001);/关元0腧穴针刺前(5.73?0.19),针刺后(9.72?0.56),针刺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6.9763,P=0.0009);/后会0腧穴针刺前(5.85?0.14),针刺后(9.31?0.37),针刺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10.6735

3、,P=0.0001)。以上4腧穴针刺前后痛阈差值比较,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F=0.44,P=0.7268)。结论:针刺/后三里0、/三阴交0、/关元0、/后会0等腧穴的针刺镇痛效应,在热水甩尾测痛模型大鼠机体上具有相似的作用表现。关键词:脂肪条带结构;针刺镇痛;经脉线;痛阈模型中图分类号:R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07)06-0843-02笔者在以往的工作中,初步发现大鼠胃经沿线脂用?对此,现有的文献尚未提供现成的参考资料,因肪条带结构的经络作用,作为其实验探讨指标之一,采此,进行这方面实验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用大鼠热水甩尾测痛方法对多种实验条

4、件下针刺大鼠1材料与方法[1-5]/后三里0腧穴的痛阈进行检测。随着研究的后续1.1实验材料SD大鼠9只,雌雄不拘,体重(220?展开,笔者拟对其它经脉沿线脂肪条带结构的经络效20)g/只,清洁级,由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屏应进行实验探讨,与此相随凸现出一个如此重要的课障饲养环境,23~25e,商品化全价饲料[生产许可题:大鼠热水甩尾测痛模型能否表现出其它经脉线上证:SCXK(苏)2003-0002;使用许可证:SCXK(苏)不同腧穴之间的针刺效应,而且这些针刺效应能否通2002-0002];对痛觉过于敏感和迟钝的大鼠进行筛选过其模型客观地平行地反映出来,为我们分析研究所剔除。胃

5、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的走向位置及形态特点未见有参考文献所区别,这提示笔者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的本质区别,[1]王静,孟凡迅,刘芳,等.切断胃经沿线脂肪条带结构对针刺痛阈应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进行探讨,这也是从另一个侧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6,31(1):21面丰富了我们的经络实质系列研究内容。笔者以前是[2]孟凡迅,张俊芳,刘芳,等.接受针刺大鼠脂肪条带结构提取物接种受体鼠的类针刺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6):152从针刺提高痛阈作用的方向上探讨了脂肪条带结构的[3]MengFanXun,ZhouMingMing,HuangJinRu,eta.lMeridianef

6、fectof经络效应,以此实验为基础,今后还可以从针刺降低痛fattystripstructureingoverningacupunctureanalgesiainrats[C].阈作用的方向上探讨脂肪条带结构的经络效应,这对AbstractofWFAS2006MalaysiaInternationalSymposiumofAcu-充实和完善相关研究的实验数据具有着重要的研究意puncture,2006:87义。[4]孟凡迅,高媛媛,党瑞山,等.大鼠脂肪条带结构与针刺镇痛效应事实上,在以往研究中,已经对针刺敏感和不敏感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114大鼠经脉

7、沿线脂肪条带结构上相关的针刺效应物质,[5]孟凡迅,王静,刘芳,等.核素循环迁移路线在实体结构上的初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进行了初步的检测,并取得了很定位[J].解剖学杂志,2006,29(3):336有意义的实验结果[11]。笔者拟在本组实验研究的基[6]华兴邦,李辞蓉,周浩良,等.大鼠穴位图谱的研制[J].实验动物础上参照上述研究路径,进一步探讨针刺双向调节的与动物实验,1991(1):1[7]刘里远,王玉琴,王羽峰,等.经络线上A、M和B受体的作用及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