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读得太少.doc

还是读得太少.doc

ID:53448460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上传者:U-2441
还是读得太少.doc_第1页
还是读得太少.doc_第2页
还是读得太少.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还是读得太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还是读得太少“贾志敏上个世纪70年代初,“文革”尚未宣布结束。不过,疾风暴雨般的斗争暂告段落,我终于能走上讲台授课了。暂离苦海,“问题”却未解决。“稍有不老实”,“帽子随时可戴上”。然而,只要能为孩子们讲课,我也不去管那么多了,好在“文革”之前,我经常上研究课、公开课。对我而言,上课并不陌生,还驾轻就熟。其时,华东师大教育系李伯棠教授走出“牛棚”也不久。他不顾年迈,经常携夫从谢老师横跨上海,一起来听我上课。听完后,他们总会提出一些改进意见。记得,李老师话语极少,常用地道的常州话反复说:“还是读得太少!文章是白话文,学生一读就懂,何必分析来分析去的?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多读课文。”当时,对李老的这番话有些不解。日后,越来越体会到李老一语中的,一番苦心孤诣。李老呼吁了整整半个世纪:课堂上要“书声琅琅”,然后,至今收效甚微。阅读课上要少点“繁琐分析”,“无效提问”。需要的恰恰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多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传统。李白之所以能“日赋万言,倚马可待”,是由于他“六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而得之。杜甫之所以“七岁思而壮,开口咏《凤凰》”,也是由于他“群书万卷常暗诵”的缘故。这个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读的训练,讲读课文一定要以读为基础,要求学生多读熟读。读书的时候,正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古人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一篇好文章,不经过反复诵读,就不能领会其深刻含义。读得愈熟,领会愈深;读到滚瓜烂熟,作者的语言就有可能转化为读者的语言,自己在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个道理。当前,学生在作文时反映出的词汇贫乏,语病百出,正是由于读得太少,背得太少。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之处,还得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多读”不是指读的活动简单重复,读有质量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所谓“正确”,就是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句子;所谓“流利”,就是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速度接近于说话,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所谓“有感情”,就是读得生动感人,要读出重音,遵守停顿,运用适当的语调,要有适当的速度和节奏。朗读是默读的基础,默读速度快,应用范围更广。 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读的指导。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全过程,要做到每读一次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每读一次就要提高一步。好书不厌百回读,一篇好文章一定要让学生熟读深思,直到背诵。但愿同仁们都记住李伯棠教授生前的劝诫:“还是读得太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