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318365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3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一、内容及其解析课文的标题指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虚和实”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相生。实际上,课文重点论述的是:中国绘画、戏曲艺术空间表现方面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二、目标及其解析: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艺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运用课文的观点阐明一些文学现象。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语 :播放钢琴协奏曲《梁祝》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名称是什么?(《梁祝》)。这支曲子是著名的钢琴协奏曲《梁祝》!
2、听后,觉得它的音乐有什么特点?(生答)这首曲子声音忽高忽低,大时,众乐齐奏,势如排山倒海,惊天动地;小时,轻轻弹奏,似微风拂来,荡起点点涟漪,给人以无限遐想,我们好像看到了梁山泊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愉悦,又似乎看到了他们抗击命运、化蝶而飞的悲壮,极具艺术魅力!从美学上讲,这就是音乐中虚实相生所产生的绝妙效果。(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口头翻译课文引用的《谈龙录》、《画筌》里的两段话。补充注释①哂:dhěn,讥笑。②第:只,仅。③位置相戾:虚实不分,互相干扰。戾,lì乖张,不讲情理,这里是不守规矩的意思。④赘疣:比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⑤虚实相生:虚和实互相补充,互相衬托。2.根据课文的具体讨
3、论,解释下列名称术语。全——(艺术)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粹——(艺术)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全与粹的关系——既粹且全,辩证地结合、统一。典型化——对生活和自然加以提炼,去粗取精,提高,集中,达到全和粹辩证地结合、统一。自然主义——只讲“全”而不顾“粹”。形式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现实主义——以粹概全,全和粹辩证地结合、统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实”——画面中的实景、真境。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虚”——画面中的空景、神境(或“艺术空白”)。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的艺术特征。(三)、内容分析1、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明确:课文标题就是本文的论述
4、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国艺术包括哪些方面呢?——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 2、本文分几层进行论述? 明确: 1、 提出文章观点:全粹结合、虚实相生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 2、 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里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3、 主要说明书法、建筑等多种艺术里的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 3、“虚”和“实”的关系可以怎么概括? 3明确:“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如果说得更详细一点,可用16字概括:“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下面我们一同来分析全文。1、艺术需要表现美,文章开头哪句话,点明了这一点? 明确
5、:“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下面进行了具体解释,既要丰富、全面地表现生活,又要集中、典型、普遍地表现生活,丰富、全面中就有了“实”,集中、典型、普遍中就有了“虚”,两者互相矛盾,却能辩证统一!只有虚实结合了,才能避免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所以古人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丰富全面——实——正面描写 集中典型——虚——侧面烘托4、赵执信的《谈龙录》中,三人对诗的看法分别是什么? 洪眆思(洪昇):诗要求“完整”,即“实”, 司寇(王渔洋):诗要求“精粹”,也即“虚”, 作者(赵执信)“完整”、“精粹”缺一不可,应诗写出一鳞半爪而不支离破碎,这就是虚
6、实结合!作者赞成赵执信的观点,提出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 拓展: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正是通过有形的“实”来推知无形的“虚”,从而创造更广阔的意境,表现更丰富的生活! 5、作者选取了哪两种中国艺术进一步阐述虚实相生的手法? 明确:绘画、戏曲。 文中32页的一段文言说得很清楚, 师生共同朗读。6、戏曲中也是如此,“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常见的。演员通过极少的道具营造出极丰富的意境,给人极大的空间感。比如舞台上老船翁一支浆和摇曳的舞姿能让人感受到荡漾起伏的江水。 7、建筑、书法也是如此! 8、其实,诗歌里面的“虚实结合”也是很多的,在诗歌里面,“实”是指“写景”
7、,“虚”是指“抒情”,纯粹的写景和抒情都是没有生气的,所以诗歌历来重视“虚实相生”的方法,“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大家看杜甫的这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虚实相生没有?明确: 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情绪,形象而又深刻,看似写景,实则抒情。这是“化虚为实”。 再看李煜《虞美人》中的两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明确: 作者把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一江春水”,把自己因亡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