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教案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教案

ID:23918709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教案_第1页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教案_第2页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教案_第3页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教案_第4页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教案!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说课课文的标题指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虚和实”,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际上,课文重点论述的是:中国绘画、戏曲艺术空间表现方面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这篇课文难度较大,学生在阅读中,不可能完全读懂,总有相当部分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例子。在学习中,为了把握课文内容,首先要理清全文的思路。第1至6段,主要是提出文章的观点,即:“全”和“粹”、“

2、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第7至12段,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空间表现方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第13段至结尾,主要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说,全文论述从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最终使读者信服的观点。其次有必要把课文中所引的文言文弄懂,这样有助于把握课文内容。这些引文,包含了倾向和观点。课文的不少内容,都是对这些引文的解释、发挥和分析。弄懂了这些引文,就要进一步领悟课文中的材料与观点的关系。例如,课文阐述中国戏曲也是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时,先加以分析:“中国

3、舞台动作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练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接着举“趟马”这个动作,说明“我们的舞台动作,确是能通过高度的艺术真实,表现出生活的真实的”。又如,课文在论述笪重光那一段话时,也是先略加分析,然后以川剧《刁窗》《秋江》和齐白石的画为例加以证明。阅读课文时,把观点和材料搞清楚了,有助于把握全文的精髓,对全文内容的融会贯通。还要做到触类旁通,用课文观点阐明其他问题。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观赏经验和阅读经验来理解课文。可以说,学生大都听过戏,看过画,看过

4、书法作品,参观过建筑,欣赏过音乐、诗歌朗诵,所有这一切,都应该与理解课文联系起来。●教学目标1.把握层次,理清全文思路2.领悟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文章内容。3.通过扩展,深化对文章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材料与观点的关系●教学难点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特别是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联系实际,实现学生与、与文本、与同学之间的对话。●教学用具古典乐曲《渔舟唱晚》,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苏园六纪》中的有关剪辑,马远名画《寒江独钓图》,褚遂良摹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序》作品。●学习导航第一课时一、导入语(课间播放小提琴协奏

5、曲《梁祝》,毕,上课)刚才我们听的是有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简单地说,这首曲子是由声音的高低、快慢构成的。那大者,金鼓齐鸣,众乐齐奏,势若排山倒海,动地惊天。小到一两声笛鸣,犹如林间细雀低低絮语,或是弦乐轻轻弹奏,似微风吹拂,牵起丝丝涟漪。甚而至于有时音响全无,成为空白,给人以无限遐想。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这声音的高低伏起,时断时续,使音乐变化无穷,气象万千。从美学的角度上说,这就是音乐中的虚实相生的绝妙效果。二、整体初读,感悟课文1.提出三个问题供在通读课文时思考。(1)本文主要阐述什么问题?(2)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可以作怎样的概括?(3)本文分几个层次来论述的?明确:课文

6、的标题指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中国艺术”,包括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主要论述了绘画和戏曲。“虚和实”,指中国艺术中表现空间上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际上,课文重点论述的是:中国绘画、戏曲艺术空间表现方面的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或“实中存虚、以虚带实、化虚为实、虚实映带”理清全文的思路。第1至6段,主要是提出文章的观点,即:“全”和“粹”、“虚”和“实”辩证地统一、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第7至12段,主要阐述中国绘画、戏曲空间表现方法:虚

7、实结合、虚实相生。第13段至结尾,主要说明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虚灵的空间。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说,全文论述从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最终使读者信服的观点。2.说说下列引文的含义,并说明它们在阐释课文观点方面的作用。(1)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明确:不是既全面丰富地表现生活,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就不能称之为美。所阐释的观点是:“全”“粹”结合才能形成艺术美。(2)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