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ID:5331168

大小:387.56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_第1页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_第2页
资源描述: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6年第12卷第5期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Vol.12.No.5ChineseJournalofBasicMedicin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85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12贺春瑞,王振彪(1内蒙古一机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2;2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100038)关键词:中医学;证候;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06)050385021临床流行病学研

2、究方法是中医证候研究的近年来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较为重要方法广泛,主要设计思路是以中医辨证理论方法为核心,临床流性病学从宏观或群体的角度,采用人群对特定人群进行横断面或纵向研究的方法,收集特对照设计方案,研究疾病的分布特点、流行因素以及定时间内所研究疾病的中医证候及其脉证的描述性消长规律,从而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原资料,用现代统计学或数学方法结合医理进行分析,[2]因。作为一门方法学,临床流性病学有以下特点:为疾病的病因学、证候诊断标准、证候量化研究提供多学科相结合:临床流行病学以临床医学为基础,依据。并与流行病学、卫生

3、统计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医学21病因学研究相结合动态发展,从而将最佳的评价方法提供给临对某种证候进行病因学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床实践。因此,多学科互相渗透为其学科特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是证候病因学研究的以群体为研究对象: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以重要方法。首先选定要研究的靶目标,围绕目标进个体为基础,扩大到相应的群体中,从医院个体病人行形成因素的调研,将确定的各因素制作成调查工的诊治扩大到社会人群的防治,体现流行病学特点。具进行临床调查,经过资料统计分析,比较各因素与其结论建立在对大样本临床数据的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目标的相关

4、性、各因素的相对危险度,并筛选出[5]上,是从个体研究出发扩大到群体,其结论最终用来其病因。如赵天敏等对昆明地区2000名慢性疲指导个体的研究过程。方法学特点:强调在临床劳综合症气虚证的调查表明,本病发病的原因主要医学研究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学,强化科研设计,排在于情志内伤,加之劳倦或外感六淫,致使肺肝肾脏[6]除各种偏倚和干扰因素的影响,确保研究结果的真腑功能失调而致病。方永奇等对心脑血管病痰证实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及提供最佳成果和最佳证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风病痰证的患病率最高,[7]据,指导临床诊治的决策。肥胖、吸烟、嗜酒是痰证的易

5、患因素。张伯礼等采2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DME),探讨中用风病危险因素及证候特点,调查天津地区中风病等流行病学调查是临床流行病学中的一种重要研内科疾病患者计1524例。结果有10余项危险因素究方法,其特点是指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暴露,依次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荤食、吸烟、饮白酒、的方法,系统直接地从特定群体中收集数据,并通过因暴怒诱发、口味咸等,其中高血压病暴露率达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来认识或证实某种现象及其规628%,OR=130,系该病首要危险因索。律,可用于描述性、解释性或探索性的研

6、究,作为受22证候诊断及标准的研究访者或数据的直接提供者必须以个体为单位。该方围绕研究目的以专家和文献调研为基础,在大法来自于社会研究领域,也是社会研究的主要方范围内选取研究因素,继之以此为依据采用调查的[3、4]法。方法,获取临床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调查又分为横断面调查和纵向研究,横断面调进行多因素分析及回归分析,得出真实动态的结论,查是一种疾病防治研究设计的常用方法,也是流行在经过临床检验之后上升为标准,其研究方法具有[8]病学调查研究的基础方法。横断面调查是在某个时可计量性、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黄益兴等对头点或较短时间

7、内调查和收集一个特定人群的信息,风病人465例的证候及其诊断因素进行了流行病学这种调查既可以是全面普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还调查,研究结果确定了9个证候105个诊断因素。可以采用筛检方法进行。纵向研究为连续多次进行证候按先实后虚排序,即风、火、痰、郁、瘀、气虚、血的调查,可以观察到动态发病情况。纵向研究时也虚、阴虚、阳虚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头风病证候诊可以采取普查、抽样调查或筛检方法。断标准。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也是通过该方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年第12卷第5期386ChineseJournalofBasicMedic

8、in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06Vol.12.No.5[9][10]法完成的。赵玉秋等应用病证结合的流行病断因素分值相加大于或等于5分证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