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遮蔽与伦理的追求_论柏拉图模仿说_王佳

知识的遮蔽与伦理的追求_论柏拉图模仿说_王佳

ID:5326382

大小:144.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知识的遮蔽与伦理的追求_论柏拉图模仿说_王佳_第1页
知识的遮蔽与伦理的追求_论柏拉图模仿说_王佳_第2页
知识的遮蔽与伦理的追求_论柏拉图模仿说_王佳_第3页
知识的遮蔽与伦理的追求_论柏拉图模仿说_王佳_第4页
资源描述:

《知识的遮蔽与伦理的追求_论柏拉图模仿说_王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年4月社会科学家Apr.,2012(第4期,总第180期)SOCIALSCIENTIST(No.4,GeneralNo.180)【哲学与当今世界】知识的遮蔽与伦理的追求———论柏拉图模仿说王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模仿说是西方美学史的起点,其中柏拉图关于模仿的观点影响深远。文章试图分析柏拉图模仿说的基本特征在于,以知识学为基础,以伦理学为立足点,呈现出对前苏格拉底模仿说的异质性继承和发展。此外,柏拉图对于模仿模棱两可的态度正是他政治意图下的必然产物。因此,模仿说成为柏拉图连接知识学和伦理学的一座

2、桥梁。关键词:柏拉图;模仿说;原始模仿文化;伦理学立场中图分类号:B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2)04-0016-04为了一种现世的政治理想,柏拉图在构造理想国简单地概括为“三一式理论”,即三重世界,一种模仿。家时便提出基于道德原则的理念,取代了具有破坏性这个理论作为对艺术的总结,认为艺术的基本特征在的“模仿”概念。“柏拉图巧借模仿概念来描述此岸现于模仿,而模仿总是对物质世界的模仿,不可能超越实世界趋向彼岸理式世界的关系。他认为在感性的现物质世界达到理式世界,从而揭示潜藏在理式世界中[1]实世界之外,有一个

3、超验的理式世界。”因此从表面的真实的美和绝对的美;同时,由于模仿总是诉诸于上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模仿的严厉指责全然源人的感性,因而不可能摆脱感性对理性的依赖,使人于一种狭隘的政治伦理的动机。但如果仅就此判断柏享受由回忆产生的真正的和高尚的快感。所以,柏拉拉图的模仿说,不仅有悖于其学说的知识学风貌,而图的模仿说可以说是绝对依赖其“理式”论的哲学观。且也无法索解由此带来的诸多矛盾。例如,就一般的“理式论”就是美的本质论,所谓理式,即被赋予以形美学原理而言,柏拉图对模仿的美学(感性)性质并不而上学的实体性质的观念和原则。其内容可以概括

4、为否认,一是在前期对话中,柏拉图多次正面谈到音乐、三点:第一,美的本质不在于自然事物,而在于理式,绘画、雕刻的模仿性质,二是对艺术起源于灵感的推理式是自存自在的,因此,它永远没有变异和发展。事崇;再如,当柏拉图在一般哲学认识论层面使用模仿物的美由“理式”的参与而形成。第二,“理式”因其包一词时,也无伦理审判之意,柏拉图前期(中期)的理含的内容和广延不同,分成了许多层次,因而美也有念论,从《美诺篇》到《斐多篇》,尽管也借用模仿一词,许多等级。最高的“理式”即至善至美,它体现出来的但更多是用“分有”一词,亚里士多德早在《形而上学》美是绝对

5、美;相应地,最低级的“理式”只能微弱地体中就注意到这一点。但是,我们若承认了柏拉图在模现出事物美,此外还有许多美介乎于它们两者之间,仿问题上的矛盾性,是否就意味着承认了柏拉图知识比如心灵美、制度美等等。第三,绝对美事实上是美的学和伦理学上立场上的某种不一致呢?换言之,柏拉本体,是美的最完全的体现,美的本体与善的本体是图在对原始模仿文化进行知识学遮蔽的同时,是否还统一的,至美也就是至善,它们不可分开。因此,对绝存在伦理学上的延续和还原呢?对美的观照,不仅需要有广博的美的知识,而且也需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根据这种认识,柏拉图的模仿一、柏拉

6、图模仿说的特征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模仿就是制造。《蒂迈欧》篇说,宇宙是由造与前苏格拉底哲学相比,柏拉图同样没有对模仿物主以理论为范型,将混沌的物质与空间相结合而制给出一个明晰的定义,不过,根据他的一些著作可以造的。“宇宙所模仿的是为理性和理解所把握的范收稿日期:2011-08-20作者简介:王佳(1979-),女,土家族,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8级博士研究生,四川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16[3]型”。柏拉图的聪明在于,他把赫拉克利特所提出的逻的……而不是真实事物的产品”。“模仿者对于自己各斯(或数)分离为

7、“造物主”和“理念”,增强了模仿说模仿的优劣既无真知,也无正确的意见。模仿只是一的通俗性。所谓造物主,不是基督教的耶稣,而是内在[4]种游戏,是不能当真的”,“模仿位于和真理隔着两个于宇宙的、普遍永恒的原理大法和内动力;理念则指层次的第三级”,所以说“模仿术乃是卑贱的父母生出超越于感性事物之上、具有理性的明晰及数的和谐和[4]来的卑贱的孩子”。完美的合目的性的最高范型。这样,第二重模仿(即可其次,柏拉图对模仿的合理性进行否定,认为理感的物质世界)就成为原始物质在内动力和内在原理性为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而感性则是人的灵魂中的作用下自由运

8、动的结果。由于造物主的引进只是为了非理性部分,是人生种种罪孽产生之地,模仿逢迎的说明理念如何转化为物质世界,因此,它虽然具有方正是“卑劣”的感性,所以,荷马式的模仿诗人之所以法论意义但在价值上却呈现为中性,所以,最高的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