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说课稿.doc

《沁园春·雪》说课稿.doc

ID:53255093

大小:1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2

《沁园春·雪》说课稿.doc_第1页
《沁园春·雪》说课稿.doc_第2页
《沁园春·雪》说课稿.doc_第3页
《沁园春·雪》说课稿.doc_第4页
《沁园春·雪》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沁园春·雪》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沁园春·雪——江苏省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吴雯君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江苏省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吴雯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这几方面进行说课。一、走进文本、潜心研读——说教材(一)分析教材教材基本内容的呈现方式是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全书共有六个主题单元。《沁园春·雪》属于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诗词拔萃。这是一首毛泽东的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称颂古今英雄的词。作为本单元的第一首词,它感情激昂

2、、豪迈,是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的绝佳教材;还是对学生进行英雄主义教育、励志熏陶的最佳范本;更是走进毛泽东心灵、领略伟人风采的最佳桥梁。(二)分析学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所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而且在小学中已经学过词,如《如梦令》、《渔歌子》,已初步具有了欣赏诗歌的能力。这首词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巩固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有很大促进作用。但对于方法和技能还不能完全掌握和灵活运用,这就需要老师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能自主、积极、正确地理解文本内容,领悟诗人热爱祖

3、国、有伟大抱负的感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三)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中的教学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中了解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掌握关于词的基本文学常识。2.理解词的大意,有感情地诵读,并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3.感受诗人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习得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4.了解词的结构,学习抒情议论相结合、虚实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这四个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文学常识,在阅读能力与写作技能上有所提高,并且在情感态度上得到陶

4、冶与升华。)(一)教学重点、难点由于这首词语言凝练、结构精巧、写作手法结合巧妙,是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绝佳教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文章结构,学习其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根据本课课后练习题一“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抱负?”的问题,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在朗读中体会词的意境,领悟毛泽东的伟大胸怀和伟大人格。二、优化组合、注重实用——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就要考虑选择最佳的教法。教法最优化的核心,就是相关教法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佳结合和运用。所以,教法的优化组合尤为重要。在众多的教法中,我选

5、择了朗读法、比较法、提问法、讨论法。学法:结合课文体裁特点和学情特点,我准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和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思考。这首词雄伟壮丽很适合诵读,诵读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在感情上引起共鸣。三、以读为本、生动课堂——说教学流程(共一个课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一)激趣导入,走进文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上课前,我以美丽壮阔的雪景图片将学生带入纷飞的雪天之中。并让学生说出看到这些雪景之后的感受与想法,引导他们思考比较

6、自己想到的与毛泽东想到的有什么不同。这样的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师适时板书课题,自然而然地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读。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取代录音带朗读。要求学生闭眼细心聆听,想象诗中的画面,初步感受这首诗的内容之美,训练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力。2、检查预习作业。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作者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教师进行补充、提炼,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这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词的主旨。3、指名朗读。指定几名学生分别朗读上下阙。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后必须对朗读作出点评。在此基础上,教师相机指导,是学生能大体把握作品的

7、感情基调。(三)赏析词句,感受文本此课的重点是学习其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并在朗读中感受作者伟大的胸怀与人格。为突出这一重点,突破难点,我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自主学习。幻灯片出示以下问题:1、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2、如何理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的“千里”和“万里”?你认为还有哪些字或词用得好?请说出理由。3、整首词中哪些是虚写,哪些是实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老师简单讲解什么是“虚写”、“实写”)4、谈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作者在文中评价了哪些历史人物?为什么选取这几个人物?6、全

8、词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试举例说明。7、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