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_雪说课稿

沁园春_雪说课稿

ID:41399876

大小:6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4

沁园春_雪说课稿_第1页
沁园春_雪说课稿_第2页
沁园春_雪说课稿_第3页
沁园春_雪说课稿_第4页
沁园春_雪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沁园春_雪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沁园春•雪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沁园春•雪九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居单元Z首。《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屮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现代诗歌鉴赏是初屮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诗歌语言。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木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木课教材自身的特点,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了解课文的背景和基本内容。

2、(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能力。培养学生品味鉴赏诗词的能力(3)、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4)、学生领会作者的胸怀和豪情,争做新时代的风流人物。3.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品味鉴赏能力。(结构上:这首词从总体看,上阕的描写为下阕的议论抒情服务,下阕的评古为最后的颂今、点明主旨服务,结构相当清楚。“三分诗七分读”,)难点:学生对作者的胸怀和豪情理解(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原因)二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诗歌鉴赏基础,但诗歌朗读训练不够,诗词鉴赏能力不足。因此我打

3、算用诵读法和点拔研讨法进行教学(一是诵读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让诵读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听读、散读、个读、齐读、轮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出气势,读出感情。二是点拔研讨法:为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通读全词,自选角度品评课文。在这个程中,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拔,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入,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学法指导:学无定法,贵在得法(1)诵读法。它不仅是一种教法,我也把它作为一种学习诗词重要的学法教给学生。(2)合作探究法。“人多力量大”,我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

4、相互合作。为此,我在整体感知和拓展延伸中设计的题目都需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解决,使大家明白合作探究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三: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由伟人毛泽东导入2.简介毛泽东及其作品特点(多媒体展示)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位伟大政治军事的领袖而且是位杰出的诗人,接着介绍他诗词的特点,然后用《沁园春雪》发表之后所引起的轰动效应,以及蒋介石因为这首词气急败坏的所作所为,来激发学生对这首的强烈兴趣,自然引出课文,并板书课题。3.介绍词的有关常识及介绍时代背景(多媒体展示)4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

5、读使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强烈震撼,从而感受这首词的壮美。这不仅为学生在朗读方面树立了榜样,而且先声夺人,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这首词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交流听读的感受之后,过渡到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毛泽东同志在特殊历史时期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感情,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5初读感知散读、个读、齐读、轮读等多种朗读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这首词的结构和内容有基本的把握,留给学生更多的读背和品味的吋间。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问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

6、幅什么样的图画?(2)、下阕作者是怎样评论古代帝王的?(3)、请找出主旨旬,你怎样理解运用这句话?(4)、有人说词的上阕写景和下阕评古论今没有什么联系,你看呢?6.朗读背诵。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同时,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感受词的主旨。既突出了本节课读背这个重点,又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理解作者胸怀和豪情这个难点。7.品味鉴赏。从主旨、修辞巧妙、动静结合、用词准确等方面去设计问题、讨论并明确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1).词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北国雪景图板书”景“)

7、(2).作者欣赏北国雪景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千米高的嫄上)(3)。登高就能-(远眺),词的上阕有一个字能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字是一一(望)。(4).作者在高处望见了哪些具体的景物?(反城、大河、山脉、高原)(5).(讲析了“长城"大河,两句后)如果说长城、黄河两个名词本身就带有雄壮的气势,那么作者怎样赋予山脉、高原以奔放的气势?(使用比喻、拟人修辞,化静为动……)(6).上述感受全是作者看到的吗?(不全是)其中带有很大的什么成份?(联想、想象)(7).除此以外,作者还作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在雪

8、屮想象雪后红日当空,白雪交映的壮丽景色)(插入学生诵读训练)(8).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江山如此多娇)(9).显然这是一个承上句,总括上阕,有没有启下句总起下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0).这说明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板书“评古代帝王”)(11).说说你对他们的认识。(雄才大略,战功赫赫…)(12).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介?(惜)(板书”惜“)(13).(概括“惜“字用词讲究分寸的表达作用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