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诊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中医急诊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ID:5324684

大小:385.8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中医急诊学科发展研究报告_第1页
中医急诊学科发展研究报告_第2页
中医急诊学科发展研究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急诊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8卷第l7期·总第97期2010年09月·匕半月刊散结、消肿,具有升浮宣散之力,能透肌解表,清热祛风,为37.2~C及以下解热时间有效率达90.77%。平均解热时间为治疗风热的要药。板蓝根味苦性寒,功能清热解毒,为近代抗20.5h。提示疏风解毒胶囊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有病毒常用品,二药共为臣药。柴胡性味苦凉,功具和解表里。良好的解热作用。4h内即刻退热患者39例,服药3h、4h体温败酱草味辛苦,微寒,功能清热、解毒、善除痈肿结热。马鞭与首诊体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0%患者在

2、服药3h、草性味凉苦,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能治外感发热、喉痹。4h体温开始下降,提示疏风解毒胶囊有较好的即刻退热作用。芦根味甘寒,能清降肺胃,生津止渴,治喉痛。四药共为佐药。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有甘草养胃气助行药,并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伍能直达上焦较好的解热和即刻退热作用,观察期间时值甲型H1N1流感流肺卫,祛风清热,解毒散结,切合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行,因病例数较少,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观察。风热袭表,肺卫失宣,热毒结聚之病机。参考文献本研究结果显示,疏风解毒胶

3、囊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热(风热证)有较好的退热作用。临床试验病例130例,首诊社.2002:58.59.平均体温38.35_+0.37~C,服药72h平均体温36.86_+0.40℃,治【2]王永炎.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J1l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7:20.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118例患者72h后体温下降到(收稿日期:2010.07.20)关键词:中医急诊学:发展;报告doi:10.3969/

4、j.issn.1672—2779.2010.17,121文章编号:1672.2779(2010).17.0164.031引言课,近三分之二的院校设立为临床主干课,对于学科的发展、中医急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是运用中医学理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急危重症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科学研究工作是中医急诊学学科的不足。近年来,中医急律、辨证救治与处理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其在中医学学诊的工作者,以专科急诊为突破口,如对中风、喘证、急性咳术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医

5、学学术发展和飞跃的突嗽、急性高热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破口。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医学学术发展的核心是急近十年来,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基础上,中医急诊的学者开始寻诊学科的进步。求中医急诊学科的内涵及科学研究的切入点,围绕中风病、脓近20年来,中医急诊学学科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毒症、休克、急性中毒、急性心衰、急性发热等疾病,在提高发展。尤其在确定中医急诊学科地位、内涵外延、常见急危重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基础上,开展了临床和基础研病规范化研究等方面,有关学者进行了深入的

6、研究。上世纪8O究。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再次组织成立了中医急诊协作年代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成立伊始,便在上海召开了第一组,并且确立了具有中医急诊内涵、特色和优势的主攻病种,个中医学学术会议——全国中医急诊学术会议。随后,国家中这对于中医急诊学科的发展必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医药管理局多次召开全国性急诊工作会议,先后成立了11个2发展现状急诊协作组,如脑病(中风)、热病、厥脱、心病、急性胃痛、临床研究以专科急诊为突破口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血证等,推动了中医急诊学科的发展。2.1中风病以中

7、风病急性期为主探讨了出血性中风和缺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组织进行性中风中医证候学演变规律,辨证论治体系和系列方药等,不了3次中医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的遴选工作,推出了清开仅推动了中医脑病学科的建立,而且极大地鼓舞了中医急诊研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安脑丸等究学者的工作热情,坚信中医学在急诊危重病的地位。如王永急诊用药。这些重大举措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炎院士等不仅对中风病病名、证候演变规律、辨证论治体系、病的能力,还扶持了一大批中医药产业的健

8、康发展,如天士力系列方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提出了“毒损脑络”药业集团等企业。其间重庆中医研究所先后承办了《中医急症的新病机,认为“清开灵注射液”是治疗中风病的有效药物,通讯》、《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为中医急诊工作的人才培养和并认为风痰瘀血阻络证是中风病最常见的证候,而且十分重视学术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风病诊疗规范化的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陈绍宏教授经过1997年中华中医学会急诊分会成立,全国11家国家中医2O多年的研究,重视中风病成因与虚、瘀、痰、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