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生命的艺术和永恒的艺术精神.doc

赋予生命的艺术和永恒的艺术精神.doc

ID:53243342

大小:7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2

赋予生命的艺术和永恒的艺术精神.doc_第1页
赋予生命的艺术和永恒的艺术精神.doc_第2页
赋予生命的艺术和永恒的艺术精神.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赋予生命的艺术和永恒的艺术精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在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举办的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中,我和与会的徐先生早期学生的家属进行了沟通,形成了策划一个有关悲鸿先生学生们艺术文献展的最初想法。至2009年底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决定无偿赞助与支持该项工作后,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并把出版文献集与组织文献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所纳入的学生也由最初的七八位逐步扩大至现在的陈晓南、吴作人、杨建侯、张安治、萧淑芳、孙宗慰、冯法祀、文金扬、艾中信、苏葆桢、岑学恭、康寿山、宗其香、俞云阶、朱怀新、李斛、袁振藻、张大国、戴泽

2、、梁玉龙、周春雏、游龙姑、黄纯尧、伍霖生、哈琼文等25人。经过一年的努力,《艺为人生徐悲鸿的学生们艺术文献集》和同名文献展终与读者见面了。该书及展览活动得到艺术家本人或家属的直接帮助,汇集了丰富而翔实的资料,有研究文章、历史文献、艺术家个人艺术年表、生活照片、文献图片、艺术作品图片3200多幅,并附有详细的著录说明。在同名画展中,近500件原作与文物充分反映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推动20世纪中国美术事业发展所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功勋和历史足迹。    徐悲鸿先

3、生作为杰出的艺术活动家,一生除从事艺术创作外,投入精力最大的即是培养艺术人才。他在国立中央大学担任教职的近20年间,总共有学生300余名(包括旁听生和肄业生),这里所涉及的25位先生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徐先生在1928年至1946年间所执教的国立中央大学,前身即两江师范学堂,在清末已是思想比较开明、主张建立一座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采用新兴教学方法实施现代教育的机构,直接管辖两江师范学堂的江苏教育总会在清朝廷中颇有话语权,中国最早的女子师范生即产生于此。而全面现代的美术教育一直延续至国立中央大学。该校师范

4、学院艺术学系是我国最早的高等美术教学机构之一,在近代艺术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徐悲鸿执教于此,曾长期被认为这里是他推行中国画教学改革的试验场。通过梳理历史发现该系的中国画教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人为地遮蔽,其原因十分复杂。辨明误解、恢复其原本生动的历史面目也成为我的工作之一。当时这批先生所学课程庞杂却并不妨碍学生个性的发展,不仅为他们建构了知识,也建筑了人生。加之徐悲鸿先生的个人魅力和对学生多方面的帮助,使众多弟子与美术事业终身为伴,而不论社会政治及个人生活的变化。这些学生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与所处

5、的社会背景大体相同,兼有中西美术创作的技艺,造型能力强且创作题材广泛,因而从1930年代起的半个多世纪里,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始终如一的创作热情非主动地逐渐站在了中国美术创作与教育的舞台中间。他们在抗日战争、建设新中国及解放后的相当一段时期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践老师的艺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并反映在绘画教育与创作当中,成为20世纪我国美术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又感染和培育了新中国的一批艺术教育家和画家。    这批先生大多早期生活艰苦坎坷,绘画作品也难有市场,绘画条件极度匮乏(至20世纪50年代国内不能生产油

6、画布和油画颜料),其中一些先生直至过世都没有高级职称,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而奉献自我、散发光芒。他们有尊严地实现着个人生命的价值,尽管无法彻底实现个人追求,但对艺术的执著、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力图站在大多数人民一边并着力反映个人真情实感的努力,在今天看来尤为可贵,值得我们借鉴。透过这批文献拼接起来的这幅尚不完整的历史画卷,仍可使我们看出这些先生们有许多共同特点:    一、全面的艺术修养。二、相当一部分人终身从事教职,热爱这项工作并始终坚持个人创作。三、有强烈的社会

7、责任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民族命运。四、作品不但艺术门类众多,且题材广泛。五、虽同为徐悲鸿的学生,但各人均有个人面貌,差异也不小,他们艺术成熟期之后创作的作品,已少有老师的痕迹。六、由于所学艺术门类庞杂,使之在各种社会环境中适应能力强。七、他们的作品并非仅限写实题材或风格,我在编辑的过程和与家属沟通并翻阅他们作品时,发现有大量率真、写意、自娱的艺术作品,只是在他们生活的时代,由于多种客观与主观的原因,基于生存和社会需要,基于工作之余的有限选择,不能创作大量的此类作品。产生这批人才的原因又与他们所受

8、教育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20世纪中国美术处于大变革与大发展的时代,在批判与斗争中前行,经历了写实与写意、继承与创新、吸收与批判、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诸种艺术观念的论争,在我看来,艺术的丰富多彩,正是其多元性的表现,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等艺术大师们在美术发展史中各自起到不同的作用。对于他们的贡献,我们不应非此即彼,简单评价,急于给出结论;对于这一段历史的认识,我们更不应该以偏概全。    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艺术蕴含了东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