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23例临床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23例临床疗效观察【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左心衰竭;呼吸衰竭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滋常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经传统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方法治疗后往往不能迅速缓解症状,死亡率极高[1,2]o近年来,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取得显效[3,4],我院2004年11月至2008年2月对23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11月至2008年2月因急性左心衰竭收治本院垂症患者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6〜84岁,平均72岁。患者基础疾病有急
2、性心肌梗死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甲亢性心脏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各1例,英中15例合并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19例患者就诊时极度呼吸休1难、端坐呼吸、烦躁、咯白色或粉色泡沫样痰,体检双肺满布大、中水泡音,并有奔马律,经常规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镇静等治疗后,症状、体征无缓解,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例来就诊时合并休克,在积极药物治疗同吋,即刻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2方法:(1)机械通气方式: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国Horus),接PB840呼吸机机械通气,通气方式为压力控制通气(PCV),按
3、制规控制通气参数并继续-药物干预。同时用气道闭合压、浅快呼吸指数等指导撤机过程,并评价能否撤机。撤机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氧合指标。⑵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判定:机械通气时间超过24小时,并有下列两种情况之一:①撤机后48小吋内需再次有创机械通气。②机械通气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死亡。⑶监测指标:①观察患者紫组及肺部湿音的变化;②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在机械通气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③利用自动血气分析仪定时测定动脉血PH值、PaO2.PaCO2、SaO2;④病人死亡率及病情好转时间。病情好转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两肺湿罗音减少到1/
4、3肺野以下,动脉血气恢复止常。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衣示,治疗前后对比用配対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例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呼吸休1难明显缓解,丨1唇发绡、肺部湿音消失,氧分压及SaO2基本止常,总有效率为气2h后与治疗前各项监测指标见下表,平均好转时间为(&9±2.4)小时,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6.2天,撤机失败共3例,2例死亡,死亡原因心源性休克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另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外科手术后撤机,见表1。表123例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后2h各项监测指标变化注:与治
5、疗前比较P<0.013讨论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经常观药物治疗常常难以奏效,死亡率极高。重症ACPE患者因并发呼吸衰竭而导致严重低氧血症,加重心功能的损害,并导致肺淤血的加重,肺毛细血管压增加肺顺应性下降,通气川11•流比值失调和肺通气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从血使低氧血症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5,6]。机械通气可引起胸腔内压、肺容量的变化并可单一或联合影响心脏前后负荷、心率及心脏收缩功能。急性左心衰竭时严重呼吸困难,应用PEEP进行止压通气,能减轻胸腔内压的负向摆动,使胸内压升高,跨壁压降低,左室后负荷降低,从血改善左心室功能,同时有助于维持肺泡开放,并可打开肺
6、水肿时萎陷的肺泡,改善氣合。在肺容量趋向功能残气量时通气,肺血管阻力降低,也有助于减轻右室后负荷。同时机械通气可以减少呼吸做功,降低机体耗氧量,缓解肾上腺素能刺激,从而有利于肺水肿的好转[5]。近年来无创机械通气在我国逐渐得到重视[7],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相対局限性[8],对于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山于昏迷、烦躁、泡沫痰多、不能耐受,往往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及时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能迅速纠止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稳定血流动力学,临床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明显下降。总Z,在抢救常规治疗无效、濒临死
7、亡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肯定,应尽早应用。【参考文献】[1]叶显智,刘炳烦,李燕屏•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应用研究[J]•广州医药杂志,2005,36(2):20-22.[2]王继芹,孙克玉,蔡振林.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2):150-151.⑶方快发,刘文兵,谭立犬,等.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急性危重型肺水肿疗效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6,4:256-259.[4]郭晓冬,刁俊龙.有创机械通气救治急性左心衰合并严重肺水肿的临床探讨[J]
8、.中国急救医学,2006,12:953-954.[5]GaliB,Goyal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