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21919
大小:205.27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考研热”现象探析及引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教热点ScienceandEducationHotspots‘‘考研,现象探析及引导王萍(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面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岗位和毕业人数供求关系之间不平衡,带来考研的非理性繁荣。本文通过探析考研动机,分析过分注重研究生考试所带来的问题,列举选择考研所需考虑的问题,提出通过合理规划,引导学生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而非单纯获取学历,以适应社会多层次需求,更好实现个人价值。关键词考研动机能力素质培养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GraduateExaminationFever¨AnalysisandGuidanceWANGPing(Sc
2、hoolofElectronicEngineering,Xi’anShiyou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5)AbstractFaceofeconomicdevelopment,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theimbalanceofthenumberofgraduatejobsandsupplyanddemand,bringingirrationalexuberanceofgraduateexamination.Analysisofgraduateexaminationmotivation,analyzingtoomuche
3、mphasisontheproblemsarisingpostgraduateexaminations,citingselectgraduateexaminationissuesneedtobeconsidered,proposedtoguidestudentsthroughrationalplanning,focusoncapacityandqualityoftraining,ratherthansimplyaccesstoeducation,tomeetthesocialmulti-leveldemand,betterrealizepersonalvalue.Keywordspost
4、graduateexaminationmotivation;ability;qualitytraining0概述不断完善自我知识结构,提高学术科研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大学是通过系统专业知识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能力,从而选择考研。其次,有一部分同学在高考中未进入理考、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应用于社会实践,0并使之具有适合想学校或者专业。相对而言,211和985院校设备先进,师资自己的专长。研究生则在扎实的基础上,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这部分学生则希望通过考研进行学究的能力,对所研究方向有新认识并能取得创造性成果。0校或专业的转换,从而实现自身的转换和提高。根据数据
5、显示,2013年报考研究生人数达到176万人,相1_3从众心理对2012年165.6万增长6.3%。自2008年报名增长率达到低在新闻报道,培训班的宣传,周围同学的示范带动下,出谷后,出现了稳步增长趋势。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现从众跟随心理,盲目跟风考研,而对自己考研的必要性、现机下,部分企业调整薪酬福利,大学生就业困难,出现考研以实性和考研的目的性没有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不管上述何种及国考升温现象。非理性繁荣背后所存在的动机引人深思,动机,学生的目的均为提高社会竞争力,能从事理想适合自己学校应当理性引导学生以适应社会多层次需求,帮助个人提的工作,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升自我能力以适应多变
6、需求。2考研带来的问题1考研动机(1)影响正常教学活动。专业课目的使学生掌握基本专业1.1工作需求压力理论的基础上,深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前沿科首先,大学扩招带来毕业人数激增,而现实社会需求却保学和发展趋势。为了应对考研,学生普遍从大三第二学期着手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二者矛盾下,造成就业困难,从而引发准备,存在时间不能合理配置,导致旷课或课堂上只关注考研考研以及国考热潮;其次、行业需求作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重课程,影响正常教学秩序。(2)影响个人素质提高。若只注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分配;再次,考研内容,将忽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不能系统掌握本科美国
7、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全球经济,我国阶段教育,同时忽略了能力素质的培养。部分同学孤注一掷造产业结构调整势必引起社会劳动力在行业内的分布,进一步影成心理压力过重,虽然锻炼了毅力,但也缺少人际交流。响大学生就业。就业目标与残酷的就业现实之间的背驰,所带3抉择所需考虑的问题来的生存压力,迫使部分学生希望得到高层次学历,增强就业无论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作抉择之前都需要审慎考虑,从竞争力。最后,由于先天性别和生理差异因素,女性在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