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名著选读》之儒家学派(荀子).ppt

《先秦诸子名著选读》之儒家学派(荀子).ppt

ID:53186046

大小:83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17

《先秦诸子名著选读》之儒家学派(荀子).ppt_第1页
《先秦诸子名著选读》之儒家学派(荀子).ppt_第2页
《先秦诸子名著选读》之儒家学派(荀子).ppt_第3页
《先秦诸子名著选读》之儒家学派(荀子).ppt_第4页
《先秦诸子名著选读》之儒家学派(荀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名著选读》之儒家学派(荀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荀子劝学《先秦诸子名著选读》之儒家学派(荀子)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jì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两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被楚国春申君任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1、天道观: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天行有常,不

2、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在主张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2、认识论: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认识的过程是通过“天官”(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即主客体相结合。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4、礼论:“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荀子提出,“礼”是“先王”

3、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5、教育观: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性论的逻辑延伸。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学不可以已”。荀子名况战国末思想家,先秦儒家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所以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他的思想体现在《荀子》一书中。《荀子》是后人为其编,大部分是荀子的作品。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多用比喻排比,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荀子】礼论礼有三本(1):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

4、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2)。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注释](1)本:根本,本源,基础。(2)焉:则。无安人:指人们不得安宁。礼义有三个根源:天地是人借以生存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本源,君长是统治国家的根基。没有天地,如何有生命?没有祖先,种族从哪里产生?没有君长,怎么能使天下太平?这三样即使缺了一个,人就不能安生。所以礼,上事奉天,下事奉地,尊重祖先而推崇君长。这是礼的三个根本。[译文]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

5、为上则明,万变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译文]天地因为礼的作用而风调雨顺,日月因为礼的作用而光辉明亮;四季因为礼的作用而井然有序,星辰因为礼的作用而正常运行;江河因为礼的作用而奔流入海,万物因为礼的作用而繁荣昌盛;爱憎因为礼的作用而有所节制,喜怒因为礼的作用而恰如其分。用它来治理臣民就可使臣民服从依顺,用它来整饬君主就可使君主通达英明;万事万物千变万化而不混乱,但如果背离了礼就会丧失一切。礼难道不是最高的准则吗?圣人确立了发展到高度成熟的礼制而把它作为最高的准则,因而天下没有谁再能增减改变它。【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

6、,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音乐,可以使人快乐,它是人的情感绝对不能缺少的东西。人不可能没有欢乐;欢乐了就一定会在歌唱吟咏的声音中表现出来,在手舞足蹈的举止中体现出来;人的所作所为——包括声音、举止、性情及其表现方式的变化,就全都体现在这音乐之中了。所以,人不可能不快乐,快乐了就不可能不表现出来,但这种表现如果不进行引导,就不可能没有祸乱。[译文]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

7、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古代的圣王憎恶那祸乱,所以创作了《雅》、《颂》的音乐来引导他们,使那歌声足够用来表达快乐而不没有节制的放纵,使那歌词足够用来阐明正确的道理而不流于花巧,使那音律的宛转或舒扬、繁复或简单、清脆利落或圆润丰满、节制停顿或推进加快,都足够用来感动人的行善之心,使那些邪恶肮脏的风气没有途径能和民众接触。这就是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原则啊。[译文]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况且音乐,是协调人情时不可变

8、更的手段;礼制,是治理社会时不可更换的原则。音乐使人们同心同德,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