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制取氧气).doc

教学设计(制取氧气).doc

ID:53131295

大小:3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1

教学设计(制取氧气).doc_第1页
教学设计(制取氧气).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制取氧气).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教学设计表学校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课名制取氧气教师王寿学科(版本)化学(人教版)章节第二单元课题3学时1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仪器组装、实验操作、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过程和方法】:1、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白板课件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

2、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难点】 熟练规范地制取气体。学习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实验室气体的制备,学生兴趣浓,虽然学生在第一单元课题3中,已对实验仪器、实验操作有所了解,但要熟练规范地制取氧气对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导入通过观看图片复习氧气的性质学生一起回答在白板上拖拽屏幕遮盖,用画笔圈出氧气。复习氧气的性质,引出课题《制取氧气》利用画笔突出氧气,自然引入新课课题。进行1、制取氧气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反应原理、

3、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学生思考让学生了解制取氧气应考虑的方面。利用白板拖拽功能,逐一呈现。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出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在白板上书写,分析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分析引出实验装置。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与学生互动交流。3、给出一组实验仪器图,学生试着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出示正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图由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后,再在白板上进行,移动、旋转、拖拽等操作利用白板分析实验装置。加深学生对固体加热装置图的认识,反应装置是由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成。通过在白板上进行无限克隆、移动、旋转、

4、拖拽等操作,师生对学生组装的装置图及时评价。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5—46页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具体分析每一步操作:①查(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装药品到试管中)③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⑤收(收集气体)⑥移(把导管移出水槽)⑦熄(灭酒精灯)学生分组实验制取氧气学生看完后,在白板上给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排序。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总结出每一步操作的注意点。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用课件展示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1.试管口向上倾斜导致试管炸裂的动画2.试管局部受热导致试管炸裂的动画3.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的

5、动画。每组学生按要求,组装仪器,收集一瓶氧气。加深学生对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动画模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正确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白板的排序、无限克隆、拖拽、旋转、放大缩小等功能可以使学生对实验步骤中每步的注意点清楚的认识,使学习变得更具有趣味性,也使学生的印象更深。通过动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错误操作会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5、对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进行纠错由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后,再在白板上进行,移动、旋转、拖拽等操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正确装置的认识。利用白板可移动

6、的特点对装置图进行纠错,全班同学参与度高。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学生思考交流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以及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和注意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