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115132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1
《读书心得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讀書心得報告書名:你在做什麼?張老師出版社作者:威廉‧葛拉瑟等著譚智華、李瑞玲合譯「你在做什麼?」這本書可說是一本啟蒙我心靈的書籍,在每個個案當中,治療師運用現實療法來幫助案主面對並解決其所面臨的危機,迷途的青少年、婚姻挫敗者、以及深陷在家庭危機之痛苦絕望的各種案例,他們經過現實療法的協助,一個個從悲觀沮喪的困境當中掙脫出來,找到適合自己的發揮方式,並肯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而那種激勵和成功讓我心中產生莫大的震撼和感動。在閱讀這本書期間,嘗試將現實療法中的八個理論基礎:(1)建立共融關係(2)現在
2、你在做什麼(3)你所做的對你有幫助(4)擬定計畫(5)承諾(6)沒有藉口(7)不處罰(8)永不放棄運用在洞悉生活中,面對我的生涯、工作、家庭,進而我開始能感受得到自己的改變與成長,變得積極、主動、有信心,不再是畏縮、依賴、自卑的我,甚至我也開始學會在周遭朋友遇到困難時,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協助他們重新面對自己,發現內心的真正需求,進而主動計畫,突破他們所遭遇的困境。 序中,鄭石岩先生有一段話:「我喜歡用現實療法來助人,是因為它很像禪宗的篤實力行,強調存在的現實。它不教人回溯或體驗過去的感覺,而是協
3、助人面對真實的現在、負起責任,中肯的回應自己的環境與挑戰。」對於這段話,讓我想起佛家的把握當下,每個人過去多多少少有不負責任、逃避現實的行為,但是只要從現在開始,把握當下,承擔自己應負起的責任,勇於面對現實及迎接生活的挑戰,則人人皆可成佛。而佛家當中所謂的承擔,正等同於現實療法理論精髓-負起責任。現實療法最讓人感動的,亦即是那回歸現實生活,求取改善與成功的理念,因為個體獲得了成功的經驗,也因此能漸漸擺脫自覺無能、否定等負面信念,進而得到自尊。 在讀完二十五個個案之後,我認為現實治療理論的步驟一:
4、「建立共融關係」,是輔導諮商過程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同時亦是最困難的部分,想要幫助一個人或改變一個人是很不容易的,除非能了解對方的內在世界,也就是讓當事人覺得有人關心他、愛他與接納他,在獲得愛與歸屬感的需求滿足之後,促使當事人因此減少知覺上的誤差,進而引導他願意討論困難所在,以及審視自己內心在世界的需求。在諮商的馬拉松賽跑之中,才能踏入另一個邁向成功的里程碑。 無條件關懷、真誠一致的接納,似乎是每個諮商理論所強調且重視的,但現實療法不同於其他理論的是,Glasser不將當事人的情感部分與過
5、去的歷史視為治療的重點,而是把重點專注於當事人的優點特質與潛力上,特別是那些與解決當事人當前難題有關的特質上。Glasser讓案主確實自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使他拋棄過去不負責任的行為,施展潛力,並改以積極的態度及實際的方法,處理每天的生活事件。而案主能因生活上成功經驗的獲得,逐漸提升自我評價,重建自尊與自信之時,個體便開始能以正向成熟的智慧,克服或改變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即使是曾經認為最艱難的部分。 「你在做什麼?」書中第十九章-寂寞的十七歲之案例:(1)諮商師以朋友般的共融關係,引導一位因有
6、「自殺傾向」和「憂鬱」,而被學 校諮商員轉介來接受心理治療的十七歲高中生鵬文,談論他生活中積極正 向的話題,藉由朋友角色間的談話,提醒他一些既有的成功經驗,以及證 明他是有能力的事實。(2)在諮商時,我們的任務在於努力了解當事人的問題,因為如此才能找出當 事人真正的需求,但是有時候這是一件很難的事,因此在處理個案之時, 我想我們可以先找出當事人做到的事,當他做了有意義的事之後,往往能 發現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如同個案中,諮商師鼓勵鵬文:將他要接受 諮商的事情告訴雙親,試著與數學班的一位女孩說
7、話,及週末欣賞音樂時 將百葉窗打開等,引導當事人去做某些事。實踐行動的計畫,使鵬文逐漸 開放自己去獲得友誼,以愛與自我價值的行動來代替憂鬱和寂寞的感覺。(3)在晤談當中,諮商師不斷以「我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我想要的是 什麼?」、「我要怎樣才能讓情況好轉?」等問題,引導當事人明白他的行 為是自己所選擇的,讓當事人自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亦即是當他在 想到「死」的同時,至少也應該花時間想想「做」的部分,想想過去那些充滿 希望的感覺,全是由於他努力所致。改變了對自殺意念的看法之後,鵬文 便不再
8、以憂鬱、自殺等不能滿足需求的方法來控制外在世界,取而代之的 是-責任,以積極實際的行為方式來滿足其需求。在這本書中有三分之一的個案,將現實療法運用在教育上。人需要成功的認同,感受自我價值。而教師在教導學生,必須了解學生的自我價值遭受破壞時,常面臨孤獨是學習失敗的主因,學生的道德規範價值觀念或者對錯行為,與他是否能滿足實現自我價值有關。因此若要改變學生的行為,必須透過有效的行動計畫,來滿足愛與被愛、隸屬、權力和娛樂等需求,才能協助學生心智發展。我們目前教育最大障礙是:(1)學校教育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