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变迁史.doc

大运河变迁史.doc

ID:53089192

大小:20.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01

大运河变迁史.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大运河变迁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运河变迁史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在扬州修建了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这也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  ●公元587年,在邗沟的基础上,隋文帝杨坚在扬州开山阳渎,对邗沟进行裁弯取直,进行漕运。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通济渠,从郑州西北到盱眙,并重修山阳渎。  ●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永济渠,南引沁水入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郊)。  ●公元610年,隋炀帝重开江南运河,自镇江直达杭州,共八百余里。至此,以洛阳为中心,以北京和杭州为终点的南北大运河已经形成。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八月,济州河开凿成功,

2、从济宁到东平县共150里。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六月,会通河开凿成功,从东平县安山到临清的御河,共长250里,此段是大运河地势最高的一段。  ●至元三十年(1293年),从通州到北京积水潭的通惠河全部竣工,全长一百六十余里。这样,杭州的漕船就可以直接行驶到北京城内,京杭运河全线贯通。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考的铜瓦厢决口,致使京杭运河南北断流。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运完全废止,大运河的辉煌逐渐变成了历史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改造大运河的计划,开始了对古老大运河的部分恢复和扩建工作。对

3、运河很多区段进行了疏浚、扩展,沿河建设了不少航闸,两岸改建和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  ●目前,大运河全程虽不能通航,但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公里,对分担津浦铁路的货流,特别是承担煤炭、建材、盐、日用工业品、粮、油和其他农副产品的中短途运输任务,对发展地区经济,加强南北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