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和转喻的交叉互动——隐转喻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愤怒”习语研究-论文.pdf

隐喻和转喻的交叉互动——隐转喻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愤怒”习语研究-论文.pdf

ID:53078209

大小:432.9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6

隐喻和转喻的交叉互动——隐转喻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愤怒”习语研究-论文.pdf_第1页
隐喻和转喻的交叉互动——隐转喻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愤怒”习语研究-论文.pdf_第2页
隐喻和转喻的交叉互动——隐转喻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愤怒”习语研究-论文.pdf_第3页
隐喻和转喻的交叉互动——隐转喻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愤怒”习语研究-论文.pdf_第4页
隐喻和转喻的交叉互动——隐转喻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愤怒”习语研究-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喻和转喻的交叉互动——隐转喻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愤怒”习语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4卷第3期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月Vo1.14No.3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Jun.2014隐喻和转喻的交叉互动隐转喻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愤怒"习语研究马辰庭,袁一平(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摘要:以Goossens提出的隐转喻理论以及RuizdeMendoza和Velasco对隐喻与转喻互动方式的论述为框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体现“愤怒”情感的习语进行个案分析。研究结果不仅充分体现了习语内部认知机制的复杂性,也

2、对隐喻和转喻相互作用模式进行了适当的描述与更加直观的展现,进一步证明隐喻与转喻共同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二者在概念层面存在密切联系,是人们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喻比隐喻更加基础,并为隐喻提供认知理据。关键词:隐转喻;习语;愤怒;互动;认知机制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297(2014)03—0139—06喻连续体的认识,从而更加全面地对隐喻和转喻进行比较一和分析。我们将首先对习语的特性及其认知理据进行简、引言认知语言学为人们对语义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其注要介绍,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奠定基础。重人们的经验习得以及对与

3、表达式相关的一系列认知域的激活。柬定芳指出:“一个语言形式通过‘投射’或突出二、习语及其认知理据——概念隐喻和概念转相关领域的某一特定区域而获得其意义;一个词语所激活喻的领域提供了词语的概念内容。”⋯不难发现,有两种重(一)习语的特性和认知观要认知机制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即隐喻和转喻。自从习语和搭配(collocation,又称并置)之间一直存在模糊Lakof和Johnson摆脱了修辞传统和语言学传统的约束,把地界。并置理论(collocationaltheory)认为语言中的某些词隐喻和转喻本质上视为一种认知现象以来,隐喻和转喻已习惯连用,指

4、一类词与另外一类词之间存在同现关系(co—经得到了较为广泛、全面和系统的研究J。随着研究的深occurrence),并将习语、搭配以及词的自由组合区分开入,人们逐渐发现隐喻与转喻并非相互独立、互不相关,例来]。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习语视为一种特殊的搭如Radden将二者视为一个连续体(continuum),隐喻和转配,并且比普通搭配表义更加形象(figurative)。习语具有喻可被看作分别位于这个连续体两端的原型范畴,相互之非组合性(Non.compositionality),即其整体意义并非其组成间界限模糊;亦如Barcelona所言,隐

5、喻和转喻“常常‘相各部分意义之和,这也是习语的根本属性。习语的非组合逢’于概念和语言的十字路口”,I~p_-者相互作用、相互区性使人们在对其习得过程中习惯望文生义,造成理解上的别又相互联系¨]。为了探究隐喻和转喻如何共同为词义“假朋友”(falsefriends)。传统的习语观把习语视为一个拓展提供路径,本文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表达“愤约定俗成的语义整体(semanticunity),其字面意义与习语怒”情感的习语作为研究对象,较好地体现了语义的认知意义(深层意义)之间不存在关联性或关联性无法获知,因特征以及人们的普遍思维方式。虽然纯粹的

6、隐喻型和转此习语的意义具有任意性(arbitrariness)。Lakof尝试用认喻型习语仍然构成习语家族的主体部分,但是隐喻与转喻知的视角来审视习语,他提出习语组成部分的意义应当在的互动使习语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姿多彩,习语整体意义的识解中发挥作用,并且习语意义的产生是对这类习语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于隐喻一转有理据(motivation)的[61231,。Lakof以表示愤怒情感的习.收稿日期:2013—11—25作者简介:马辰庭(1990一),男,安徽滁州人,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袁一平(

7、1959一),男,江苏昆山人,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理论。l40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l4卷语为实例,发现它们所表达的愤怒含义可以从字面意义中过程”_9]。习语的字面意义与深层意义之间常体现出因果推断而来,与字面意义存在着概念上的联系,而连贯认知关系、承接关系或伴随关系,因此转喻同样在习语意义的模型(eoheremcognitivemode1)在推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识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J。Lakof发现,表示“愤怒”的习语并非随意产生,它们隐喻和转喻共同构成了人们理解习语的主要方式。受到不同的、系

8、统性的认知模型的支配,可以被划分为不仍以“愤怒”习语为例,“gethotunderthecoUar”显示出概念同类别,在反映相同概念结构的同时体现了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