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隐性乳腺炎检测及其发生规律-论文.pdf

奶牛隐性乳腺炎检测及其发生规律-论文.pdf

ID:53073166

大小:208.4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6

奶牛隐性乳腺炎检测及其发生规律-论文.pdf_第1页
奶牛隐性乳腺炎检测及其发生规律-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奶牛隐性乳腺炎检测及其发生规律-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年30卷第7期疫病防控奶牛隐性乳腺炎检测及其发生规律唐德琦(苏州市动物园,江苏苏州215001)[摘要]本文旨在了解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及其危害,并进一步分析隐性乳房炎发生的基本规律。采用MT法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泌乳母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牛的分布在不同饲养条件下有显著差异(P<0.05);3胎以上奶牛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在不同泌乳阶段有显著差异(P<0.05);上胎产奶量中,低、中与高产奶量奶牛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与饲养方式、胎次,泌乳阶段等都有影响。[关

2、键词]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方法发生规律1材料与方法由表1可见,不同饲养条件下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拴系饲1.1试验材料养高于散栏饲养,经x检验,不同饲养条件下的奶牛隐性乳房炎供试牛为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奶牛场1号、29、39、49、59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牛舍的全部泌乳奶牛,共472头,年龄为2~11岁,胎次为l一7胎。12.2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在胎次间的变化号、2号和3号为散养牛舍。采用Dehv~中置式挤奶厅系统进行挤奶;表2乳房炎在不同胎次间的变化单位:头,%49、5号为拴养牛舍。挤奶3次,d(每次开始时间为8:00,14:30,22:00),喂料与挤奶同步。该

3、场饲养管理与卫生条件良好。SMT试剂为上海隐性乳房炎诊断液上海奶牛研究所研制,性质类似于CMT。诊断检验盘:正方形,一端有柄,底边长l5.87cm,厚0.29cm,4W乳杯,呈四角排列,乳杯深1.9em,杯间距离为0.64cm,由表2可以看出,任何胎次的奶牛均可发生隐性乳房炎。3胎为白色聚乙烯塑料制成。以上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偏高。以1—2胎为一组、3—7胎1.2检测方法为一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隐性乳房炎发生率37胎显著高于诊断普查于挤奶时进行,每月1次,挤奶时采集新鲜奶样,1—2胎牛(P<0.o5)。先用温水擦洗乳房,擦干手,弃去头2把奶,左手握检验手柄,右2.3隐

4、性乳房炎发病率与泌乳期的关系手挤奶,按检验杯的标记对好乳区乳头,每个乳杯中挤入乳量为2表3早、中、后3个泌乳期的乳房炎发生率单位:头,%ml。多了可让乳杯倾斜45。,这样剩余奶恰好为2ml。用刻度吸管吸取SMT,每个乳杯中加入2rnl的SM嗽剂。轻摇水平旋转检验盘,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摇动使混合均匀,根据混合物的颜色与状态判定结果。要求在10~25s内判定完毕,本反应最适温度为泌乳期分为前期(1—2月)、中期(3—7月)、后期(8、22℃一24℃。本检测一共进行了3次,分别是2月18日、3月10日和9、10月及以后)。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经x检验在不同泌乳4月17日。期之间

5、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隐性乳房炎与泌乳阶段存在1.3判定标准显著相关性。表现为泌乳后期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泌乳中期及泌混合物呈兰紫色则乳样呈弱碱性,混合物为橙黄色则乳样呈乳早期。弱酸性(作为参考依据)。混合物为液体,杯底无沉淀判为阴性2.4上胎产奶水平对乳房炎发生的影响(一);混合物为液体,杯底出现微量沉淀为可疑(±);杯底表4高、中、低3个产奶量的乳房炎发生率单位:头,,‘出现少量粘性沉淀但不呈现胶状,流动性大,摇动沉淀物散布于杯底,并有一定的粘附性为弱阳性(+);杯底出现较多粘稠胶状沉淀,并粘附于杯底,旋转检验盘,胶状物有聚中倾向为阳性(++);混合物几乎完全

6、形成胶状物并粘附于杯底,旋转检验盘时难以散出为强阳性(+++);混合物立即形成胶状物凸起,出在上胎产奶量中,低产奶量为7000kg以下,中产奶量为7现夹心奶为最强阳性(++++)。检出1个乳区出现+者作为阳性000~8500kg,高产奶量为8500kg以上,经x检验,低、中与牛,±作为阴性牛。高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1.4统计方法3讨论与小结统计不同饲养方式、胎次、泌乳阶段、上胎产奶水平的隐性3.1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与不同饲养条件的关系乳房炎发生率,利用x检验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拴系饲养高于散栏饲养,2结果与分析此外,拴系饲养采用“阿波罗”挤奶

7、王管道式挤奶且使用时间较2.1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与不同饲养条件的关系长,而散栏饲养则采用全新的更为先进的Delaval中置式挤奶厅系表1散栏饲养与拴系饲养条件下乳房炎的发生率单位:头,%统,挤奶程序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利于乳房及乳头的保护,而且操作过程中挤奶工接触乳头的机会相对减少,从而降低了乳房炎的发病率。由于机器挤奶时真空压过高,频率过速或过慢,挤奶杯件有损伤等引起乳房损伤。另外,挤奶时间(下转第28页)作者简介:唐德琦,1985年出生,男,江苏苏州,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园兽医学工作。·73·牧业论坛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