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058623
大小:6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1
《利用课本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用课本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合肥市大通路小学王迎春【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本文从使学生掌握阅读课本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两方面谈了利用课本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新数学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课本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课本曾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课本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
2、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任何教辅用书替代不了的。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在于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一、数学教材阅读的内容1、读教材中的插图新课程教材中有相当丰富的插图,都具有形象直观、内容简明、主题突出的特点,有着文字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上的插图,认真领会其中的道理。并且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把插图与文字、实验结合起来,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补充和提高,从而达到对培养学生的能力的有效学习
3、目的。如“平均数”教学中,学习时要求学生先通过阅读,自己读懂教材中的插图:师:图中的红线表示什么?是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每排的瓶数同样多?学生认真看插图,明确了图中的使每排同样多的方法、步骤,大部分同学很快找到了“移多补少”的方法。这样阅读把插图的操作过程还原而获得对知识深刻的理解,这一阅读操作环节更为巧妙的作用在于,不少学生还悄悄地阅读了例题的解题过程,从而产生了认知矛盾:当瓶的行数超过了4排甚至更多时,“移多补少”的方法还行得通吗?书本中的求平均数方法与“移多补少”有什么联系?在接下去的教学中,学生
4、的思维就非常活跃,因为新知的学习已成为他们自身的需要。2、读教材中的例题课本例题一般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关联性,它们或是渗透着某些数学方法,或是体现了某种数学思想,或提供某种重要结论。阅读教材中的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好处。因此,学生阅读教材例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在阅读例题时,不能只是让学生看看、读读、念念,要注重教师的点拨和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教
5、学时,应这样引导学生阅读:①结论中“同时”是什么含义?删除“同时”可以吗?②为什么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乘或除以“不同的数”会怎样?③如果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④零为什么要除外?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性质的认识,又加深了对数学语言的科学性、精练性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效果。3、读教材中的总结语这里的总结语是指教材中概念、定义、性质、公式的阅读。数学课本上的这些总结语是经过归纳而得出的精练、准确的表述性语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要读懂它们,完全领会这些表述的含
6、义,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反复仔细地阅读,咬文嚼字,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以求把握其本质,同时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与比较,直至弄懂含义。例如:“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对平行线的概念的理解必须抓住关键的词语,“同一平面内,,这是前提,“互相平行”告诉我们平行是互相的不是单开看的。教学时,应这样引导学生阅读:①结论中“互相平行"是什么含义?②删除“同一平面内”可以吗?这样紧扣结论,细琢磨、深推敲。让学生通过深度阅读和思考,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
7、,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性质的认识,又加深了对数学语言的科学性、精练性的理解,解决了课堂讲授的重点和难点。4、读教材中的拓展素材“读一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的阅读。在教学不同的知识时,由于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课后阅读材料。新课程一般设计有“读一读”、“你知道吗”、综合应用等课后阅读材料。这一部分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所学知识也联系很紧密,主要是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如三年级教材中介绍了“分数写法的来
8、源”、“四则运算符号的来历”、“七巧板的来历”、“指南针的来历”“古代计时工具”等,内容相当丰富。学生从拓展知识面的角度去读,兴趣昂然。5、读教材中的习题。新课程背景下的习题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凸显习题的问题特征,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现在经常发现有的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