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若干问题探讨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若干问题探讨

ID:5303044

大小:254.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7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若干问题探讨_第1页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若干问题探讨_第2页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若干问题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若干问题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11月湖北警官学院学报NOV.2O13第l1期总第146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PoliceNo.11Ser.No.146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若干问题探讨李文军(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重庆401120)【摘要】近年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犯罪频发,特别是针对民舷航班的虚假“炸弹”威胁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不是传统的犯罪类型,因此。司法机关没有做出任何司法解释。诠释和厘清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的若干问题,可以更好地为司法实务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虚假恐怖信息;编造

2、;故意传播;敲诈勒索罪【中图分类号]D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91(2013)ll—o079—03近些年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件层恐怖信息”。【2也有学者认为,本罪规定的虚假恐怖信出不穷,特别是针对民航航班的虚假“炸弹”威胁呈息不限于法条列举的三种形式,只要是以令人可信明显的上升趋势。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的面目出现而被足够多人接受并令人感到恐怖,从罪通常针对政府、社会组织等公共机构、公司、企业而导致不必要的社会恐慌的信息,都属于本罪的“虚等有影响力的单位以及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涉及假恐怖信息”的范畴。0例如,2

3、008年,汶川I地震后不面较广,影响较大,危害后果严重。口因此,必须予以久,当人们处于余震不断的恐慌时,西安欧亚学院的严厉打击,但由于本罪并非传统的犯罪类型,司法解贾某侵入陕西地震局官方网站发布虚假地震信息,释较少,司法机关在适用本罪时存在较大的分歧,以引起社会的极度恐慌,司法机关以编造、故意传播虚致司法上出现了不统一的现象。假恐怖信息罪对贾某进行刑事追责。因此,本罪的虚假恐怖信息的含义应该作扩大解释,以更好地打一、“虚假恐-怖信息”之定义与特征击利用虚假恐怖信息进行恐吓的犯罪行为。综上所2001年12月29目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述,虚假恐怖信息是足

4、以令公众产生恐慌和不安,从法修正案(三)》,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放射威胁、生化威胁、爆炸威其中新增的罪名之一,目的是为了打击我国的恐怖胁以及在影响程度上相当的虚假信息。活动,因此有的学者称其为“反恐法律修正案”。此(二)“虚假恐怖信息”之特征前,我国并没有关于打击恐怖犯罪的专门立法,对于虚假恐怖信息是本罪的犯罪对象,认定虚假恐“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怖信息的特点有利于司法人员准确辨别虚假信息中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的行为没有的恐怖信息,严厉打击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专门的罪状表述予以定

5、罪量刑。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更好地保障社会的秩序(一)“虚假恐怖信息”之定义和安宁。有学者将本罪规定的“虚假恐怖信息”概括我国刑法第291条规定,以编造放射威胁、生化为三个要件:(1)可感性,即需要被足够多人知道;(2)威胁以及爆炸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可信性或者说误导性,即需要使人相信它们是真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本(3)紧迫性,即其预报的“危险”往往一触即发,人们罪。在立法上,对本罪的犯罪对象采取了不完全列在极短时间内根本来不及判断真假,对避免“灾害”举的方式,这里的虚假恐怖信息不限于放射威胁、生的可能性严重缺

6、乏信心,因而陷于高度恐惧之中。化威胁以及爆炸威胁信息。有学者认为,虚假的恐基于上述三个要件,可以将其特征归纳如下:怖信息不限于上述三种,还包括“毒害威胁恐怖信息第一,虚假性。虚假性要求犯罪人明知是虚假与突发传染病疫情(如非典、登革热)等灾害有关的·79·李文军: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若干问题探讨的恐怖信息并故意将其向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公众如果不包含向特定主体传播,“编造”是不可能严重传播。行为人向特定机关、单位告知或多数人传播扰乱社会秩序的,这样的“编造”就没有刑法意义。故的是真实的恐怖信息,即使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也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的“故意

7、传播”,要求行为不能构成犯罪;行为人向特定机关、单位告知或多数人故意向不特定人或者多数人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人传播其要实施恐怖犯罪是真实的,则按照危害公包括自己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和别人编造的虚假恐共安全的犯罪作相关处理;没有证明其犯罪意图是怖信息。n因此,司法实践中在适用编造虚假恐怖信真实的,应作为虚假恐怖信息对待。息罪和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时,应注意两罪在第二,恐怖性。恐怖性是指能让人产生惶恐和客观方面的差异,以便准确定性和适用法条。不安的信息。因为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以三、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敲诈勒索之及与此破坏和恐怖程度相当的恐怖信

8、息能直接造成行为人员的大量伤亡和重大损失,能直接对公共区域、场所、交通工具等场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