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开展说课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论文.pdf

化学学科开展说课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论文.pdf

ID:53027906

大小:283.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4

化学学科开展说课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论文.pdf_第1页
化学学科开展说课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论文.pdf_第2页
化学学科开展说课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化学学科开展说课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70·《教学与管理》2015年8月1日化学学科开展说课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苏香妹(浙江省瑞安中学,浙江温州,325200)摘要本文从教师“说课”过程中存在理念框架“强势版”和整体框架“平庸版”的两种不良现象说起,结合详实的案例谈一次理想的“说课”需要在整体表达上把握好“关键点”,在“说课”基本要素上体现出“突破点”,在专业思想、学科方法、学科基本观念等方面凸显教师智慧的“思想点”。关键词说课化学关键点突破点思想点过原电池,有一定基础,选修教材将要学习的主要一、避免“说课"的两种不良范式内容是“了解盐桥的作用,掌握原电池原理,能够正1.理念框架“强势版”确判断简单原

2、电池的正、负极,能够正确书写原电首先,教师对“目标、教材、教法”的阐述与“教池电极反应式,会设计简单原电池”,但教师止步于学过程”阐述处理呈“板块断裂”迹象。前者表现出此,没有对必修与选修的不同要求作稍微深入的比宏大叙事,后者主要细说具体教学内容,两者之间较分析。其实“必修”阶段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了的吻合度不够,碎片化迹象明显。有些教师在前者解原电池的概念,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的关是“说教法”,到了教学过程中演变成了“说学法”,系,初步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了解日常生活中把“教法”与“学法”混淆在一起。其实“教法”主要常见的化学电源和新型的化学电池。而本节

3、内容作作用是教师在知识传递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策略,为“选修”,则是借助必修教材中的“单液原电池放而“学法”主要是学生“内化知识”过程中的学习电效率低,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怎样提升电池的放策略。电效率呢”的内容,通过单、双液原电池实验对比,其次,教师运用过多的理论依据绑架了“教学深化对原电池的认识,让学生了解盐桥的组成及作过程”,以致削弱了对学科内容的基本呈现。如一位用,读懂普通干电池的实际构造。因此,选修教材中优秀教师对《物质的量》一节的说课。核心知识是的原电池,从知识目标来看,是要通过单、双液原电“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体系的建立及宏观物理量与微池的对比实验,来理解实际

4、生活中的干电池为什么观粒子的个数建立相互转化关系的方法”,教师以外电路断开,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常见干电池内会“生活类比建立概念”、“搭建支架形成概念”、“演绎有一张类似于盐桥的含电解质的特殊用纸等来深探究完善概念”作为教学流程来展开,引入“曹冲称度理解原电池。从过程与方法目标来看,是要结合象”类比得到科学计量过程常用的两种方法“化整已学知识,自己设计原电池,并读懂、能写出新型原为零和化零为整”、利用“相对原子量概念”演绎探电池的电极反应式。通过必修与选修学习目标的解究得到“摩尔质量”等学习内容,但具体学科内容的读不难发现,从探究学习角度而言,必修与选修学叙述没有

5、以实实在在的教与学的环节来表达“学什习原电池的内容,既有纵向深入发展的要求,如从么”、“怎么学”、“为什么这么学”。说课只剩下框架单液原电池到双液原电池,双液原电池的电解液的与空话,理念策略成了“孤芳自怜”,没有起到对教选择,自己动手设计双液原电池等;又有探究能力学设计的深化与提挈作用,这样的说课范式反映不横向拓展要求,如双液原电池若用导线作为“盐桥”出教师文本解读水平与学科教学的理解能力。而不是用电解质溶液作盐桥,电路中有电流但很2.整体框架“平庸版”小,为什么呢?学生通过演绎探究得出用导线作“盐表现为“说课”对教学目标、教材、教法、学情等桥”,相当于是一个原

6、电池和电解池串联装置。诸如内容的分析比较浅显,点到为止,内容平庸化,没有上述内容,教师似乎不愿点破,由此延伸的教学设呈现有见解的教学叙述。如,一位教师对苏教版《选计也就按部就班、了无新意。这样的例子在教师说修4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说课。课过程中比较常见,很多时候总觉得教师说到关键教材分析时教师指出,学生已经在《必修2》中学习处,有一层纸没有捅破。苏香妹:化学学科开展说课活动的实践与思考·7l·二、把握“说课,,的关键点、突破点、思想点与料”说课设计‘方法线1.把握好说课的“关键点”“说课”过程“关键点”的把握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说课”效果。首先,

7、“说课”过程的“关键点”体现在对“是什么”与“为什么”两者地位的把握上,教师的理论框架“强势版”,正是反映出对两者的把握不到位。笔者以为,“是什么”与“为什么”这两部分应该是相辅相成、有机融合,而且其融合度越高,越能显示出教师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深刻领会能力;图1从内容权重来说,两者大致以70%与30%左右的设置比较合理,以“是什么”为主要内容而进行合理安2.把握好“突破点”排,辅之以“为什么”。首先,把握好“突破点”表现在对“说课”文本的其次,“说课”过程的“关键点”体现在对教学重整体建构上。当前如何将“学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在点的“重点说”。在重点教学环节设计中

8、教师提供一“说课”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