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化的实践探寻: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品格》.pdf

《道德教化的实践探寻: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品格》.pdf

ID:53018115

大小:425.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2

《道德教化的实践探寻: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品格》.pdf_第1页
《道德教化的实践探寻: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品格》.pdf_第2页
《道德教化的实践探寻: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品格》.pdf_第3页
《道德教化的实践探寻: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品格》.pdf_第4页
《道德教化的实践探寻: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品格》.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德教化的实践探寻: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品格》.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7期道德教化的实践探寻:苟子思想的现实主义品格胡永辉陈光连摘要:荀子继承儒家道德实践的精神,由天人分途而更重视现实社会的人事,由心性二分而更重视心外求德的实践。荀子的天人观、人性论、礼论是其现实主义品格在精神形态的反映,并且相对于孟子的心内内省更具有实践理性的精神。无论是化解道德与自然的冲突,破解德得的悖论,处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荀子与黑格尔一样,以行动作为现实主义品格赋予道德哲学的意趋,道德教化和道德实践是荀子思想的理论归旨。基于对现实的思考,荀子更注重道德行为的效果、伦理规则的约束,并以分、辨、教的知性方式和学理流脉贯穿其

2、德性思想始终。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当时社会的群居和一、安伦尽分、社会和谐,凸现了荀子思想的现实主义特质。关键词:苟子德性教化实践现实主义中图分类号:B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15)07—0127—06心性儒家以天人合一的理论归旨追求人的注重道德行为的效果、伦理规则的约束,并以分、德性的先天根据,以人道反观天道的心内探求追辨、教的知性方式和学理流脉贯穿其德性思想始溯个体生命的生存价值,以良知良能的道德情感终,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当时社会的群居和一、安而高扬人类的道义精神,其理想主义的心性思维伦尽分、社会和谐,凸现了苟子思想的

3、现实主义必然导致对人的心内自我德性迁化的更多关注,特质。而忽视对现实人生、现世社会的道德考察和伦理观照;而苟子的心性相分却在人的实然趋恶上直一、符验:现实主义之回归面人性、直击社会,并且为社会一统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武器。因此,基于对现实的思考,苟子更任何思想都是对现实的理论概括,是社会现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7期实的写照,必须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现苟子之学以“隆礼”为要,其价值归宿仍是孔子之实生活中所出现的文化危机。春秋时期,周室已经仁义。“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衰微,旧有的秩序叠遭破坏,礼道不兴,故孔子“述(《荀子·劝学》

4、),可见,苟子虽重于礼,然而本意在而不作”,以期重振周道,恢复周的礼制秩序。及至仁。太史公谓其与孟子“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战国,诸侯兼并,列国争雄。司马迁在总结春秋时已谓苟孟二人皆传夫子之道,但道同而术不同,所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谓术即是成德的路径或方法。苟子和孟子皆认为社稷者不可胜数”。Ⅲ人有向善的禀性,孟子谓“人人可以为尧舜”,苟子荀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没落的奴隶主言“涂之人皆可以为禹”,可谓殊途同归,但苟子从们沉湎于物欲之中,恣意享受,“众庶百姓皆以贪现实的人性出发,从人的经验的世界中论证道德利夺为俗”(《苟

5、子·强国》),欲望膨胀,甚至杀人越起源。苟子探寻礼仪的合理性以及解决成德的方货,“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式、治理国家的途径,他注重外在的具有强制意义资,中日环”(《庄子·庚桑楚》),仁义、诚信等传的礼法相对于孟子通过发明本心以实现对自在德统的价值观念淡薄,礼乐制度破坏,人们原有的价性的自觉自律无疑更具操作性。孟子从“天人合值体系倒塌,社会混乱,人欲横流,因而就有必要一”的路径出发,认为人不能成其德、尽其性则不重塑人们的价值信仰,重建社会的道德秩序;兼并能尽其心,人虽有“不忍人之心”的善根,但“不忍战争的悲惨社会现实,“争地以战,杀

6、人盈野;争城人之心”能否发用关键是人尽其心之官之思,“学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也促使思想家问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故孟直面人性,并且把人性和利欲之争相结合重新思子在成德方向走的是一条“反求诸己”的内省路考善恶价值。如果孟子认为大恶必开之以大善,因线;而苟子则从礼的现实层面出发,认为孟子的成而以性善促使世人觉悟的话,那么,到苟子之时,德之径“无辨合符验,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设,张而面对孟子之说没有社会现实相应,世间仍是人人不可施行”(《苟子·性恶》)。争于利欲,君子与小人同恶的状况,只有直击人性苟子的礼也具有形上的

7、意义,试图从宇宙的之恶,以求人们厉行改造,反省自救。基于对人性高度寻找礼的终极根源和终极价值,以及礼存在的现实反思,荀子不像孟子从源头说性,而是直接和产生的终极依据。“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切入社会现实的纷争、灾难、祸乱所表现的人的堕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苟子·礼论》)。荀落来探寻人性之恶。诚如霍布斯在看到英国资产子还从“天人之分”出发,确立礼在现实社会中的阶级悲惨的“圈地运动”时得出“人对人是狼”的命核心地位。“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题,王先谦在《荀子集解》绪言中说:“余因以悲苟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苟子·天论

8、》)。礼子遭世大乱,民胥泯棼,感激而出此也”。在如此大作为基本的社会伦理规范和国家政治制度,具有乱之势下,以期人的良心本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