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能源和气候挑战.pdf

应对能源和气候挑战.pdf

ID:53002892

大小:4.80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0-04-10

应对能源和气候挑战.pdf_第1页
应对能源和气候挑战.pdf_第2页
应对能源和气候挑战.pdf_第3页
应对能源和气候挑战.pdf_第4页
应对能源和气候挑战.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对能源和气候挑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应对能源和气候的挑战两个国家的故事清华大学2009年7月15号能源挑战(1)关于获得能源资源的竞争和焦虑越来越多。(2)我们的长期经济繁荣与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息息相关。(3)不利的气候变化为两个国家带来风险。25两国现在有大约一半的石油通过进口20美国在194015年代成为净10石油进口国Consumption5Production/天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8万桶7中国在19906年代成为净5石油进口国4321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温室气体浓度

2、1850–2006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气候评估(2007)41979-2005年的平均值极地冰盖的融化速度大大超过预计IPCC模型预测来源:2007年的Stroeve等,由DirkNotzHamburg更新全球海平面:2007年IPCC技术综述过去2000年:0.0-.02毫米/年1870–1890:0.6毫米/年1990–2008:3.0毫米/年(包括最近的卫星数据)预测塞拉利昂的积雪及其对水的影响中国的冰川正在迅速消退在过去50年里,中国西北地区的冰川已经缩小了21%,并正在以每年10-15米的速度消退。到20

3、50年中国西部冰川预计将减少27%。亚洲大部分的淡水由冰川融化的雪水提供根戈德里冰川(GangotriGlacier),中国附近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第二部分: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2007累积的冰川冰融化45年来,我们已经失去了逾9000立方公里的冰2007年IPCC技术综述自然变化与人类温室气体参与的大气模型(红色)及观察(黑色)只有自然变化参与的大气模型(红色)和观察(黑色)这种变化是由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1750年,工业革命开始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的冰核心数据和B.A.U.goesoff逾600,000年

4、的温度(δD)theslide550ppm20,000年12美国和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42%35,00030,000美国25,00042%中国20,00015,000(二氧化碳万吨)10,000世界其他地区能源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000019801985199019952000200513从三个角度,比较美国和中国与能源相关的排放量资料来源:亚洲协会,2008。共同的挑战,合作应对:美中能源与气候变化合作路线图。http://www.asiasociety.org/taskforces/climateroadmap

5、/US_China_Roadmap_on_Climate_Change.pdf14中国和美国的能源使用(美国)工业也占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多数7,0007,000commercial(PRC)6,0006,000residentialtransportation5,0005,000industry4,0004,0002COmt3,0003,0002,0002,0001,0001,000‐0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200420072007来源:2008年环境影响评估,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6、网址:http://www.eia.doe.gov/o15iaf/1605/ggrpt/carbon.html;中国的排放量按照151996年修订的IPCC缺省碳排放因素来计算;只包括商业燃料,不包括生物能源。如果世界遵循“一切照旧”的道路,气候模型预测将会发生什么?16高于华氏90度的天数芝加哥:高于华氏90度的天数从约10天增至75-90days圣路易斯:从约45天增至约120天(全年的1/3)17芝加哥与热度相关的新增死亡案例预测与热度相关的死亡案例提高十倍18极端热浪天气将成为中国的普遍现象目前每隔20年发生的极端热浪天气,将会

7、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每隔一年出现一次012345678910在一切照旧的情形下,截至2100,极端热浪天气的间隔年数19海平面上升将使美国沿海地区面临危险预计本世纪,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红色地区将会在水平面以下蓝色的区域将在4英尺以下20海平面上升给中国带来风险IPCC:“在中国,海平面上升30厘米,将淹没81,348平方老黄河三公里的沿海低地”角洲海平面的上升将增加长江三角洲洪灾、风暴潮和海岸侵蚀21中国由于沿海城市人口密集,特别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100908070TokyoShanghai60由于海平面上升而Dhaka50Hon

8、gKong受冲击的人口Rangoon40ManilaBangkok(1百万–5百万)HoChiMinh30Population(Million)Singapore2010Jakarta0shaneamiw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