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与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相关理解.ppt

对中国与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相关理解.ppt

ID:53002835

大小:1.0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15

对中国与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相关理解.ppt_第1页
对中国与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相关理解.ppt_第2页
对中国与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相关理解.ppt_第3页
对中国与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相关理解.ppt_第4页
对中国与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相关理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中国与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相关理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什么是新重商主义?一,理论来源“新重商主义”这个术语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像“重商主义”那样熟悉,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麦金农,克鲁格曼,萨金特等用来描述美国70年代对外经济政策中的贸易保护和经济民族主义的时候所发明的。同时“二战后某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建立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以及它们所实行的"出口导向"政策,也带有某些重商主义色彩,因此又被称为"新重商主义"”。二,新重商主义的概念新重商主义本来就是麦金农、克鲁格曼等人总结美国70年代以来的外贸保护主义政策发展起来的,因其所描述的政策很象15世纪的重商主义而得名。新重商主义沿袭了凯恩斯通论中的分析方法,认为贸易顺差和投资、消费等一

2、样也会产生乘数效应。因此,政府为了实现内部利益极大,刻意制造顺差。这和重商主义单纯的积累黄金的目的是不同的。新重商主义的保护措施繁多且具有攻击性,甚至发展成一系列排他性的贸易保护集团。三,新重商主义的基本内容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四,新重商主义的主张大多采用新重商主义国家都对贸易进行保护。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

3、种措施。前者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措施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对于出口,国家通过减免税和提供补贴等措施鼓励扩大出口。重商主义与新重商主义的区别保护的对象扩大了保护的目的变了保护转入进攻性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保护的措施多样化组织货币集团,划分世界市场中国是新重商主义国家自1978年改革启动以来,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了广泛的措施,实行了外贸“奖出限入”,资金“宽进严出”和产业“填平补齐”的管理思路和政策框架,并逐渐演变为一套比较系统的中国式“新重商主义”战略。这一开放模式,通过资本控制,出口导向

4、,税收及准财政激励,固定汇率及强制结售汇四大支柱的国家干预手段,发展对外贸易和推进工业化,以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四大支柱的政策背景及特点表现出口导向,由于中国国内潜在市场较大但内需相对较小,低成本劳动力丰富但资源与技术短缺,加上政策的倾斜,形成了进口以资源,中间品和资本品为主,出口以中低档消费品,加工贸易制成品为主的贸易模式,出口大于进口,从而维持了较高的贸易顺差。通过税收、金融等准财政激励刺激出口,通过产业、关税或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我国长期以来通过出口退税、对外贸企业实行亏损补贴、出口信贷补贴等金融政策鼓励出口;1994年,人民币超贬,使得本来价格就低的出口商品更具有成本竞

5、争力(汇率补贴);从80年代早期到90年代,我国不断地降低平均关税水平,此后到加入WTO才不断地降低非关税标准,而进口的关税和配额限制直到2005年后才逐渐得以解除。资本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中国对国际资本流动采取了区别对待、分类管理、有宽有严、有紧有松的政策,严格进行短期外债管理,限制证券组合投资,限制短期资本进出入。近两年为缓解外汇储备高增长压力,我国加大了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并开始放松一些与居民相关的资本流出。固定汇率及强制结售汇制度。为配合固定汇率制度的施行,国家实行了居民对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两极强制结售汇制度,严格限制私人部门用汇,将外汇控制在国

6、家手中,从而有助于稳定货币。中国是新重商主义国家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1.人民币汇率降低2.出口退税政策3.进口限制政策4.高储备政策美国—新重商主义事实上,时隔汉密尔顿“工业立国”219年后的今天,美国在经历了以邻为壑、自由贸易、公平贸易之后,又重新开始了“新重商主义”。“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美国贸易逆差的产生和不断膨胀,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在经济上鼓吹政府干预贸易以追求贸易逆差的削减,在政治上利用贸易逆差作借口和贸易政策作武器,打压贸易伙伴经济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一种思潮。这种政策后果是不衡量对外贸易对整个国家带来的国民福利,只算计对外贸易对某些特殊利益集团造成的损失。

7、这些特殊利益通过院外活动直接影响国会和政府的政治生态。美国的“新重商主义”有两次高潮,均与美国贸易逆差的变动轨迹一致。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矛头指向当时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日本。主要措施包括逼迫日元升值,制造贸易摩擦,施压日本对美国开放市场,要求日本增加政府支出刺激国内需求,而“广场协议”是其顶峰。但随着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衰退而慢慢收敛。第二次高潮始于20世纪的最后两年,进入21世纪后逐步升级,主要矛头指向对美贸易顺差增长较快的中国。以施压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