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的关系.pdf

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的关系.pdf

ID:53000483

大小:115.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0

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的关系.pdf_第1页
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的关系.pdf_第2页
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的关系.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的关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的关系1.定义随班就读(Learninginregularclassroom,LRC)是在西⽅回归主流思想影响下,由我国特殊教育⼯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对特殊学⽣实施特[殊教育的⼀种形式,它能够经[1]济、快速地使特殊⼉童就近进⼊邻近的普通⼩学接受义务教育。⾃1989年原国家教委试⾏在全国开展随班就读⼯作以来,我国随班就读⼯作得到⼤⼒的发展。随班就读在⼀定程度上提⾼了特殊⼉童义务教育⼊学率,保障了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公平。融合教育(inclusiveeducation)是⼀种让⼤多数残障⼉童进⼊普通班,并增进在普通班学习的⼀种⽅式。融合希望能合并普通及

2、特教系统,建⽴⼀统整独⼀的系统以管理教育资源,并希望将不同种类班级的学⽣融合在⼀起。完全融合指的是特殊⼉童不分类别及轻重皆[2]可全时融⼊普通班。从定义上可以看出随班就读属于特殊教育范畴,是⾯向特殊学⽣的⼀种教育⽅式,⽽融合教育则是⾯向全体学⽣,不论其能⼒⾼低提供适合的教育。2.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的差异随班就读参照了西⽅融合教育的做法,例如,将特殊⼉童置于普通教室,逐渐重视学⽣潜能的鉴定与开发;随班就读也保留了苏联的某些影响,例如,重视对学⽣的缺陷进⾏补偿与矫正。我国随班就读发展不完善,还⽐较简单、粗糙,并不像融合教育那样具备⼀个理想的教育哲学或完备的教育⽬标、⽅法体系。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长

3、于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历史⽂化背景之上,并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与教育理念,⽽融合教育以西⽅的⾃由、平等、多元的社会⽂化价值观念为基础。随班就读的服务对象⽬前来说还是以盲、聋、弱智三类特殊⼉童为主,许多中重度残疾、综合特殊⼉童以及其他残疾类型的⼉童还没有进⼊普通学校,还没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机会;融合教育的根本⽬标是要在普通教室为包括特殊⼉童在内的所有⼉童提供⾼质量的教育,⾯向的是全体学⽣。3.中国的随班就读最终会“演变成为真正的融合教育”随班就读既具有国际性又具有民族性,具有中国特⾊的融合教育之路。回归主流、融合教育等在定义和实践操作⽅⾯有⼀定的差异,但在在很多场合经常被混着使⽤。邓猛指出[4]所有

4、试图把特殊⼉童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安置于普通教室的努⼒都可以看作是融合教育,因⽽随班就读也应该属于融合教育的范畴。另⼀⽅⾯,融合教育不只是单纯地指某种特教安置形式和策略,⽽是⼀种促进正常⼉童和特殊⼉童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融合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各个国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适合⾃⼰的融合教育模式。我国的随班就读与其他国家的融合教育并不完全⼀样,是在我国特殊⼉童数量庞⼤、⼊学率低、特殊教育基础薄弱、经济⽐较落后、农村交通不便的背景下产⽣的。随班就读的出发点是为普及义务教育,使没有上学机会的残疾⼉童能够因陋就简、克服各种困难“有学上、有书读”;融合教育是以西⽅个⼈⾃由、社会平等等社会观念为基础,⽬

5、的是保证残疾⼉童与健全⼉童⼀样接受免费的、适当的教育,尽可能回归主流社会。从这⽅⾯来说,随班就读正是西⽅融合教育的形式与我国特殊教育实际的结合,是⼀种[5]实⽤主义的融合教育模式。因此,随班就读是在西⽅融合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我国国情发展残疾⼉童教育的⼀种探索,是具有中国特⾊的残疾⼉童融合教育之路。坚持结合融合教育理念,深⼊思考随班就读如何对接融合教育进⽽转型升级,⼀步⼀个脚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随班就读最终会“演变成为真正的融合教育”。参考⽂献:[1]邓猛,朱志勇.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特殊教育模式的⽐较[J].华中师范⼤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25-12

6、9.[2]读秀百科融合教育[3]邓猛,朱志勇.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特殊教育模式的⽐较[J].华中师范⼤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25-129.[4]邓猛、潘剑芳.关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基点理论回顾及其对我们的启⽰[J].中国特殊教育,2003[5]邓猛,朱志勇.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中西⽅特殊教育模式的⽐较[J].华中师范⼤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25-12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