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转化工程的文化张力

价值转化工程的文化张力

ID:5295938

大小:287.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价值转化工程的文化张力_第1页
价值转化工程的文化张力_第2页
价值转化工程的文化张力_第3页
价值转化工程的文化张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价值转化工程的文化张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价值转化工程的文化张力杨海文(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哲学博士)【摘要】深圳是价值转化工程的策源地,黄锦奎是价值转化工程的创立者,此即思维原乡中的专名所指;价值转化工程关联着学科建设和社会推广,此即思维原乡中的共名所指。从书斋里的创意到广阔天地里的创作,本身就是价值转化的工程、价值转化的过程。把先驱者标志性的理论建构化育为普罗大众风格性的实践禀赋,就是要让成长而不是成功变成推动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品德f关键词】《黄锦奎选集》;价值转化工程;文化张力【中图分类号1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62(2010)02—0126—042009年6月,6卷本《黄

2、锦奎选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第2卷收录的《价值转化论与价值转化工程》,亦即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现代点石成金术——价值转化工程》。尽管书名改了,但是,价值转化工程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却是永恒的。当然,书名更改也未必就是一个纯粹的编辑学动作,毋宁说更潜在地昭示了价值转化工程内蕴的文化张力。立言一立功一立德的价值序列,有助于我们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之中,智性地敞开这一文化张力的普适性内涵。一思维原乡中的专名与共名、出席1993年召开的“全国首届价值转化工程学术研讨会”时。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曾说:“我参加了很多的讨论会、研讨会,但像今天这样就一本优秀的著作进行讨论是

3、很少的。《价值转化工程》一书出现在深圳特区,又是一位年轻同志写的,这就更加有意义了。我认为深圳是最先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现在事实证明这是成功的。”[1][2}627参加1999年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价值转化工程学术研讨会”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指出:“深圳不仅是经济特区、经济城市,应该说,也有很高的学术水平的人才。所以,深圳不仅是价值转化工程学的理论创造者,也要成为价值转化工程的率先实践者。”[3121647深圳是价值转化工程的策源地,黄锦奎是价值转化工程的创立者,此即思维原乡中的专名所指。黄锦奎创构价值转化工程理论,始于1992年。1993年出版的学术专著《现代点石成金

4、术——价值转化工程》是其成名作、代表作,曾荣获国家图书奖、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特别奖。1994年11月,黄锦奎荣膺首届“广东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既是深圳惟一获此殊荣的代表,也是l2位当选者中惟一从事实际工作的学者型官员。黄锦奎有首《无题》的诗歌写道:“伟人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我们自己跪着。”如果说没有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热火朝天、日新月异的社会实践,就孕育不出黄锦奎的理论创新,这是“跪着”的第一层含义;那么,没有改革开放这个前所未有、彪炳千秋的伟大时代,就更不会催生出深圳之为价值转化工程的策源地、黄锦奎之为价值转化工程的创立者。则是“跪着”的

5、第二层含义。只要承认“跪着”的第二层含义比第一层含义重要,我们就得确信:从思维原乡的角度看价值转化工程,它不独是一个专名,更是一个共名。共名问题,首当其冲关涉着价值转化工程的学科建设。1993年10月24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一封信中指出:“近读湖南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的黄锦奎著《现代点石成金术——价值转化工·126·《晗南亏》2010年第2期文化程》,书中讨论了价值哲学、价值学、价值转化学、价值转化工程与价值学学科体系,提出应将价值科学作为一大部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文艺理论。还有地理科学并列。成为11个大部门

6、的体系了。这是一个新思路。”插页髟印件)黄锦奎1994年发表的《试论现代价值科学学科新体系》一文也殷切期盼:“我认为,应当把价值学看成一门形式学科或社会科学的数学,它应当像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系统科学那样,成为一门横断综合大学科.应当在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开放系统中找到应有的地位,成为第11个新的大部门。这就是价值学的新概念。在‘钱氏体系’中。价值科学是一门研究价值发生、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的学问.是一门研究人类以最小代价充分地利用价值资源、最佳地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大学问。”[21522-5通过1993年12月、1999年9月、2004年7月先后在深

7、圳举行的3届“全国价值转化工程学术研讨会”的学理探索,经由《新华文摘》、《学术研究》、《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知名媒体的不懈推介,价值转化工程的学科建设目前业已产生令人瞩目的社会反响。正如李京文所说:“价值转化工程学由黄锦奎同志一人的创立扩展到社会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参与研究,并取得非常重要的成果,是一门有发展前途的学科。”[6][2]596-597不过,站在思维原乡的高度审察价值转化工程,共名问题除了首当其冲的学科建设之外,还须包括重中之重的社会推广。社会推广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