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美政治文化张力

试析-中美政治文化张力

ID:32829155

大小:4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6

试析-中美政治文化张力_第1页
试析-中美政治文化张力_第2页
试析-中美政治文化张力_第3页
试析-中美政治文化张力_第4页
试析-中美政治文化张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中美政治文化张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析中美政治文化张力----从科索沃危机谈起(原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萧功秦  1999年春发生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事件,引发了中国的抗美民族主义浪潮,这一事件不但对于中美关系产生重大的冲击,而且由它所引发的中国新民族主义很可能成为一种持续的重要政治因素,对21世纪前期中国的政治选择与国际战略发生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固有矛盾、中美两国的政治文化差异、南斯拉夫局势引发的中美之间的信任危机这些基本因素出发,进而研究中国新的民族主义的特点,以及中美政治文化差异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影响。科索沃危机虽然已经过去将近两年,通过这一事

2、件来考察中美关系中一些基本因素,对于理性地认识21世纪初期中国政治的走向与中美关系未来的变化趋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后冷战时代中美关系上的温和派与强硬派  要理解这一事件的远因,就必须考察后冷战时代中美关系中固有矛盾的复杂性。就美国方面而言,在对华态度上存在着强硬派与温和派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前者看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性质,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都会对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以及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与美国国家利益构成挑战与冲击,这种政治思量无疑会刺激美国强硬派“非我族类”的政治态度。他们认为,中国的强大与发展只能使中国更“仇视美国”,而

3、不会变得“更像美国”。这是美国相当一部分人士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的“遏制主义”战略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迅速发展,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基本稳定,以及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对美国实业家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又使美国对华温和派具有不可小视的影响力。温和派认为,接受中国作为一个合作伙伴,并在与中国进行广泛深入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影响中国社会、经济、观念与思想的变化,其最终结果不但可以使中国发挥维持国际秩序的建设性的伙伴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使未来中国融入世界自由大家庭。相当一些美国人认为,这种“接触”的办法,从长远来说,无论是对美国的实际商业利益,对

4、于国际形势的稳定,还是对于美国实现其道德理想主义的目标,都是有利的。  强硬的“遏制论”与温和的“接触论”,始终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对华政策中此起彼伏。一般而言,自尼克松以来的美国总统与行政当局基于现实考虑,一般受“接触论”较大影响,相对而言,意见领袖、国会与新闻界人士中,美国传统的民主理想主义价值观相当强有力,在这些人士中,“遏制论”则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中国在对美关系问题上,在精英阶层也同样存在着强硬派与温和派两种声音。强硬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坚持左的原教旨意识形态左派人士,“反和平演变论”...是其思想基础。他们力求采取强硬态度来抗

5、衡美国的影响。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这种观点立场已经在公众中渐渐失去其政治支撑点,它在中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政治生活中已经不具有重要影响。主张强硬论的另一类人士,则主要是知识分子中的一些民族主义者。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未来政治更具持续的影响力。他们主张对美态度强硬与他们所理解的民族主义的国家安全观有关。他们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西方国家,也是唯一能对中国的利益与安全构成威胁与挑战的国家。对美国保持警惕是中国国家利益所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种民间自发的反美民族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但由于这种自发的民族主义有可能失控,或被利用来进行超越政府控制

6、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动员,后来便不再被官方鼓励和纵容。  在中美矛盾没有出现激化的情况下,这种自发的反美民族主义思潮也受到多数知识分子的批评。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一文发表以后,民间知识分子与官方知识分子都纷纷著文对亨廷顿预言中西文明之间的必然冲突的观点予以批驳。这足以说明知识分子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确实还普遍对美国抱有温和的态度。  应该指出的是,构成对美强硬立场这两种政治类型或势力之间,并不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更具体地说,大部分民族主义者,在政治价值上根本不认同左派人士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他们只是对美国以人权干预别国事务,有可

7、能对中国的民族生存条件构成威胁抱有高度的警惕。  1989年以后,在中国占主流地位的,仍然是对美温和派。改革中得益的主流知识分子与新兴中产阶级在对西方关系上也属于务实的温和派。他们显然认识到,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在经济上与美国合作以及与西方和平共处,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进步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就政治方面而言,邓小平思想的核心是放弃意识形态冷战与攻势,以避免刺激美国同样以冷战思维来与中国对抗,而这种对抗必然使尚没有强大起来的中国处于被动应付的劣势。  这一“务实-合作”的温和政策的双赢战略,在1998年以前取得相当的成功。中美贸易的成倍增长,也

8、鼓励了美国“接触论”的对华关系战略与政策,在美国公众中取得越来越大的支持。自邓后时期以来,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