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_理_入医_医_理_圆融_以朱熹等中医哲学思想为例.pdf

援_理_入医_医_理_圆融_以朱熹等中医哲学思想为例.pdf

ID:52945512

大小:197.2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2

援_理_入医_医_理_圆融_以朱熹等中医哲学思想为例.pdf_第1页
援_理_入医_医_理_圆融_以朱熹等中医哲学思想为例.pdf_第2页
援_理_入医_医_理_圆融_以朱熹等中医哲学思想为例.pdf_第3页
援_理_入医_医_理_圆融_以朱熹等中医哲学思想为例.pdf_第4页
援_理_入医_医_理_圆融_以朱熹等中医哲学思想为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援_理_入医_医_理_圆融_以朱熹等中医哲学思想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第4期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69期No.42010JournalofSichu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SumNo.169k儒学研究k援/理0入医,医/理0圆融)))以朱熹等中医哲学思想为例程雅君(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摘要: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的/互动0突出体现在医学与理学的彼此促进、互相发明上。朱熹是引医入/理0的代表;朱丹溪、赵献可等是援/理0入医的代表。理学对医学的影响不仅仅是理学概念之医学/植入0,更关键的是理学治学方法在医学上的运用。援/理0入

2、医、医/理0圆融,是五大因素的共同作用。关键词:理学;中医学;朱熹;中医哲学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0766(2010)04-0051-06在中医学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经有两次重这句话其实蕴含着理学与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要的哲学思潮大规模地进入医学领域,一次是春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方面呈现空前繁荣,学界对理学、医学关系的研究,更多是从理/百家争鸣0的局面,主要是所谓/九流十家0,学对医学的影响着手,很少注意到医学对理学的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以/反哺0。本文拟从理学、医学是如

3、何/互动0的及杂家、兵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等等。各角度来展开,对/援理入医,医理圆融0内在的个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内部,由于观点不同,互逻辑关联作一解析。相问难,彼此影响,不断发生分化和结合,产生一、理学与医学之互相发明新的学派。这一时期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被5内经6的医家们所(一)医学对理学的影响)))以朱熹为例。运用,与先秦时期积累起来的医疗经验和医学知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有丰富的/哲医0内识相结合,形成了中医学的整体恒动观、对立统涵,这可能并无多大争议。尤其理学,更蕴含有一观、动态平衡观,以及脏象、经络、病因病

4、丰富的生命哲理和医学内涵。这首先与理学的时机、诊法、辨证、治则、中药、方剂、针灸、气代背景有关。因为理学出现以前,儒学对鬼神之功导引等学说,为祖国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说并无否定,如汉儒承认鬼神的存在;更没有对[1]础。另一次是宋明理学对中医学的渗透。由于理佛学的冲击和挑战进行系统性应战和批判。而学家们对当时哲学界争论的理、气、性、命、佛教/不生不灭0的教义显然对儒学构成很大威心、情、道、器等根本问题,提出了不同解答,胁。如此,面对以前的/鬼神之说0以及当时佛形成了理学的不同学派。宋明理学对中医学的渗教虚妄的轮回和转世学说,儒学需要寻求更透,促进

5、了中医学术思想的活跃、学派间的争/真0更/深0更/实0的理论与实践作为学说鸣,使其有了新的发展。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6根柢,以撑起儒学之大厦。其次与儒学固有的有云:/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0,/人文0精神有关。因为面对佛学的/入侵0,志收稿日期:2010-01-15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2008年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人才基金、国家社科基金(09BZX036)/中医哲学史0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程雅君(1972-),男,安徽安庆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51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69期士仁人没有任

6、何借口回避当时那个近乎严峻的局医所说的阴阳关系。如5黄帝内经6云:/人生面。而要/应战0,没有/针对性0的思想武器有形,不离阴阳0(5宝命全形论6);5朱子语类6不行。针对佛教/歪理邪说0,儒学最有力也最卷九五云:/天下之物未尝无对,有阴便有阳。0有针对性的武器,就是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更真切又如5黄帝内经6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认识,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更准确回答。前者需要之法成0(5宝命全形论6);朱熹认为:/天地之借助/医0学实践,后者需要借助/易0学精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髓。理学主要是在这种背景下,融摄/哲医0本也;气也

7、者,形而下之器也,生之具也。是以的。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朱熹作为南宋理学的代表,明显汲取了中医后有形。0(5朱文公集#答黄道夫6)从以上比学和5易传6思想。他所提出或引申的天、天较,可见朱熹受中医阴阳学说影响之大。再如:命、天理、心性、身、血气等概念,已经很明显/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地融摄/哲医0。这其实说明了两个值得深思的物浑沦,不可分开,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问题:其一,就像把中医学当作纯粹的/医学学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科0不合学理一样,把儒学当作一种单纯的/人理。0(5朱文公

8、文集6卷四十六5答刘叔文6一)文学科0,也是不全面的。如朱熹就明显升华了这几乎就是把中医的/阴阳0二字换成/理气0儒家心性学说,已不是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