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pdf

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pdf

ID:52941486

大小:772.9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2

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pdf_第1页
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pdf_第2页
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pdf_第3页
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pdf_第4页
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38·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年第27卷第3期153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陈泽林郭义小野泰生李桂兰周月凌中国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天津300193)*日本国际医学专科学校(新泻市旭町通1-80-3)摘要对中日两国针灸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比较,并简要分析了两国针灸学校的现状。日本早期直接沿用中国的针灸教育模式,但目前中日两国在针灸的教育上,已存在较大区别。针灸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设有专门学科,较日本更利于发展。同时,中国也能从日本重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针灸教育中,得到一些启示。关键词针灸教育;历史;中国;日本据

2、世界卫生组织考察后推荐,43种疾病可以使臣的医药保健,并已成为全国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的用针灸治疗。在临床实践中,针灸治疗的病种更多,最高领导与业务指导机关。署内由行政、教学、医疗、世界性的针灸热方兴未艾,各国的针灸教育也蓬勃开药工四部分组成,与现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行政机构展。但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在针灸教育上存在着很设置相类似。设太医令、太医丞各二人,主管全署工大的差别,政府制定的针灸相关法规也各不相同。因作;另设府2人,史2人,掌固4人,管行政业务;此,详细地对世界各国针灸教育的现状进行追踪调医监4人,医工8人,专管教学业

3、务;主药8人,药查,分析其特点,比较其异同,对针灸教育面向世界、童24人,管理配制药物。师生员工共340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唐朝医学教育分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日两国针灸教育的历史及其针灸学校的现状进行了(包括伤科)、咒禁科,各科均有博士、助教、师、比较分析。工、生等职员若干人,其中医科又分为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耳鼻喉眼口1中国针灸教育的历史沿革腔科)、角法(某些外治疗法,如拔罐)等五个分科。1.1早期以家族相传、师徒相传为主的口耳相传及各科习业年限3~7年不

4、等,所有学生先学习《素问》、政府设置的医学教育《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等基础课程,然早在新石器时代采用砭石疗疾,可以说是针灸的后再分科学习。月、季、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起源。此后随着朝代的变更,针灸教育也经历不同程习业期满,按考试成绩授予医师、医正、医工、医人度的盛衰(见表1)。等职称。学习9年仍不及格者,即令退学。如此系统针灸教育作为中医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的教育形式在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尚属极早。种形式:家族相传、师徒相传、政府设置的医学教育。此后,针灸教育基本上是家族相传、师徒相传、最早为师徒相传,徒弟

5、的身份极卑微。在家族相传中,政府设置的医学教育三种方式并存。宋代进一步致力一般是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次。作为政府的医学教于地方医学教育。北宋政府所设立的太医局,是由唐育机构,北魏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隋代设有代太医署发展而来,并可进行医疗实践性练习。医学“太医署”,直属太常寺领导(“太常寺”掌管当时礼生可按照太学(培养官吏的最高学府)、律学、武学乐、社稷等),署内设有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的学生和士兵的顺序对其进行治疗。年末报告治疗经士、助教、按摩博士等职。唐代“太医署”设置更为过和结果,接受评价。金元时代沿袭太医局且有

6、所发完善,职务分工也更为详细,不但掌管皇帝及王公大展。到了元代,各地设立了医学专科学校,制定了教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年第27卷第3期·139·表1中国针灸教育史朝代教育制度与机构教育形式与方法新石器时代砭石疗法,针灸起源,经验积累原始的相互模仿周代医政制度确立奠定古代医学教育基础魏晋之前国家尚未设立专门医学教育机构师徒方式或家传南北朝政府开始正式设置医学教育太令秦承祖奏请置医学以广传授北魏设置太医博士和太医助教规模小,针灸尚未列为专科隋代设置太医署为正式医学教育机构针灸教学由博士担任唐代继设太医署,并设地方医学教育非常

7、重视医学尤其针灸教育,并将针灸设为独立学科宋代设太医局为正式医学教育机构在针灸教学中运用模具进行直观教学金代医学模式沿用宋代大概包括针灸科,设有考试制度元代设专门管理医学教育的提举司重视医药学,更重视医学教育明代设太医院,并设地方医学教育机构为针灸医学教育蓬勃发展时期,继承了宋金元时期各学派的不同特点清代清初设置太医院不重视针灸,但光绪之前仍设针灸科,且针灸清末取消针灸科仍在民间流传,并有一定发展民国时期取消了一大批中医院校,使针灸教育濒于枯竭此期热爱中医的有志之士积极创办中医院校新中国成立后继承和发扬古代师承教育方式,积极发

8、展中医药学校教育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针灸教育,在全国各地创办了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及中等卫生学校,均开设中医针灸专科教育1980年后中医院校相继开设针灸系,针灸教育走向专科化、国际化全国统一教材,教材更新速度快学条例,并设立医学提举司专门管理各地的医学教政府国务院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