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图学教育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图学教育比较研究

ID:46205447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中日两国图学教育比较研究_第1页
中日两国图学教育比较研究_第2页
中日两国图学教育比较研究_第3页
中日两国图学教育比较研究_第4页
中日两国图学教育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日两国图学教育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日两国图学教育比较研究摘要:通过对中曰两国课程状况、教学方法、教材及图学研究的侧重点的分析、比较,研究了中日两国图学教育的异同,希望这一分析对我国图学教育工作、图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屮国;日本;图学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245-02《工程图学》作为其专业基础课在中、口等国家理工科大学都开设,由于两国的体制不同,在图学教育方面有一些差别。英教材内容的选择、本科教学计划的设置和教学方法随着专业与社会需要有各自的特点。一、课程状况1•学时分配。在中国《T程图学》是属于本科专业基础课,涉及画法几何、机械制图、计算

2、机绘图三部分,根据近几年中国有关的教学大纲,机械类学生本门课程总学时为120〜150学时。每部分约30学时左右,一般分二学期进行。日本机械工科类学生的教学中,木门课程称为“设计制图I”,其中“画法几何”部分约120学时,“机械制图”部分约120学时。分“前期”和“后期”两学期上,总学时大大超过中国的学时数。(计算机绘图作为绘图的一种方法属于本课程的一部分,是其中的一章)名称为“设计制图II”,这也体现了工程制图是设计制图的一部分的密切关系。2•教学要求。日本图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比较多样,在教学大纲的制左内容上规怎比较简洁,不存在统•的教学基本要求与基本相同的课程设置,因此对课程的设置与内

3、容安排,学校教授有比较多的自主权。我国高校因山教育部制定的各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在规范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不利于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图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掌握图示图解法、制图标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为空间构思能力、课程设计能力乃至毕业后的实际设计能力打下基础。但由于毕业设计及实际设计的是以各类工艺、设备结构为主,以空间构件的图示、图解法为主的课题极少,就连相贯线也采用简化画法。所以,点线面作为培养空间能力的知识,其实用性和必要性究竞应该用多长时间、掌握在一个什么尺度,需要认真研究。按照屮国的教学体系,

4、如果不讲基本体的投影以及面上取点,则无法讲授截交线与相贯线。但在日木不专门讲述立体投影(多正面体除外)及表面取点,也不讲截交线的求法,而只在相贯线的求法中提到表面取点。这样的安排要让学生掌握好相贯线的求法,其难度是较大的。二、教学方法日木虽然计算机软件发展很快、电化教学设备也比较完善,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没有使用CAI课件,只在需要时才配以投影作辅助。每位教师在讲课前,将本次课的内容与要点打印后发给学生,也使学生心中有数。针対学生普遍感到画法几何比较难学的具体情况,口本高校开始考虑用绘图软件來展开画法几何的教学,有的学校已经付诸实践。女口:东京大学经济系一位教授开发了一

5、个简易的绘图软件,这一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几何元素的三视图,让学生在学习点、线、面的投影、投影变换、轴测投影等内容时,通过操作软件来完成学习内容。这一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投影的基本概念。山于计算机的普及,日本比较早采用了网络化教学模式,以在校学生为对象的,作用仅是常规教学手段的辅助措施,具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将教材、讲稿、习题放在网络上,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的教学进度自己学习相关内容,从网上下载习题,再通过网络上交,教师通过网络给学生以指导。更多的是用于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中国很多院校都在开发自己CAI课件,类型也多种多样。这与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师生比例愈來愈大有关,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

6、方法与手段。而日本方面在客观上没有这种需求,CAI课件开发只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无论类型和数量都不及屮国。日本院校担任图学课程的教师,同时也是专业课教师。有自己专业研究课题,能比较有针对性地将新的专业知识、实践知识融入到教学中。三、教材比较1•教材类型。根据不完全统计,至2008年,中国高校中共有教材170多部。种类多、编写单位多,但相似内容比较多。日本方面很少冇教师编写教材。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日木教授是聘任的,他们不需要这类条件。中国教材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日本教材强调广泛性和实用性。口本教材内容广泛,篇幅少、例题少,没有单独的习题集,而是附在教材中,教材与习题十分精练。强调教材的

7、经典性,例如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幸田彰著的《图学与制图》一书从1957年初到2000年版共38次印刷发行,工学博士幸田彰著的《图学与制图》,具有相当的权威性。2•教材特点。中国教材注意培养学牛的图示、图解和空间思维能力。对儿何元素的表示法,空间相对位置和截交、相贯比较重视;对最大斜度线、垂直问题、综合解题等重点阐述。而日本教材却各具特色,有的教材重视迹线表示法,几乎各章节全部都用迹线來表示;有的教材重视点线面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