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指标及透析质量分析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指标及透析质量分析

ID:5290684

大小:188.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7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指标及透析质量分析_第1页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指标及透析质量分析_第2页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指标及透析质量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指标及透析质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12月第2O卷第23期·论著与经验交流·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指标及透析质量分析何小苗徐政全陶建萍漏建美樊伶俐【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指标并分析透析质量,为临床选择净化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按透析方式将98例尿毒症患者分为血透组32例,血透滤过组32例,血液灌流组34例。观察不同血透方式对尿毒症临床指标、并发症及透析质量的影响。结果血透滤过组与血液灌流组透析后p,微球蛋白、瘦素水平明显下降,体重指数、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上升更明显,在食欲、营养状况、贫血改善、神经系统症状、耐受性及

2、总评分上均高于血透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血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透滤过与血液灌流能够清除D微球蛋白、瘦素等中大分子毒素,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少透析并发症,透析质量优于常规血透。【关键词】血液透析方式;尿毒症;临床指标;并发症;质量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治疗尿毒症最有效的方法,但间:每周1次血透滤过、2次血透,共6个月。采用肝素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并发症也逐渐出现,以皮肤瘙痒、心抗凝,必要时低分子肝素抗凝。力衰竭等较常见⋯。我们对尿毒症患者采用3种不同血透1.2.3血液灌流组灌流器安装在透析器之前。血流量方式,分

3、别观察其对尿毒症临床指标、并发症及透析质量220~250mt/min。透析时间:每两周1次血液灌流,5次的影响,为临床净化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血透,共6个月。每次灌流2h,灌流后血透4t:。1资料与方法1.3观察指标①p,微球蛋白(p,一MG)、瘦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②血白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肌酐、1.1对象与分组2008年1月至20l1年1月因尿毒症尿素氮、尿酸、血红蛋白、血清钙、血清磷、二氧化碳结合来我院血透室治疗的98例患者,均无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出血、急性感染等影响结果的并发症。其中男59例,女39力

4、(COCP)等,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③透析质量评分:分为一般状况、精神情况、体重、食欲、营养状况、贫例;年龄2l~80岁,平均(47.9±15.9)岁;透析时间6个月至l0年,平均(4.9±2.8)年。原发疾病:慢血改善、电解质平衡、神经系统症状、耐受性等项目。每项性肾小球肾炎3l例(31.6%),糖尿病肾病2l例(21.4%),分为优2分、一般1分、差0分。高血压肾病19例(19.4%),多囊肾8例(8.2%),慢性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间质性肾病6例(6.1%),不明原因13例(

5、13.3%)。按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透析方式将98例分为血透组32例,血透滤过组32例,血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液灌流组34例。三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分类及透析前2结果各生化指标接近。2.1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患者D,一MG、瘦素水平的变化1.2透析方法(表1)组间比较:①p,一MG、瘦素透析前两两比较,1.2.1血透组选择聚砜膜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血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首次透析后、透析结束后流量220~250ml/min,透析液流量5OOml/min。透析时D,一M

6、G与瘦素水平血透组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间:每次4h,每周3次,共6个月。采用肝素抗凝,必要学意义;③血透滤过组与血液灌流组比较,两项指标水平在时低分子肝素抗凝。各个时段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身前后比较:血透1.2.2血透滤过组血透滤过:采用一次性高通量血滤滤过组与血液灌流组的p,一MG、瘦素水平在首次透析后均器,德国费森尤斯置换液。血流量220~25Oml/min,置较透析前有明显下降,透析结束后又有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换液流量70~ll0ml/min,置换总量18~30L。透析时透析前;血透组p,一MG、

7、瘦素水平透析前后变化不大。作者单位:312000浙江绍兴第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2不同血透方式对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由表2可见,通信作者:何小苗,Email:hexiaomiaol@126.corn三组透析前上述指标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透析后3中国乡村医药杂志血透组(n=32)血透滤过组(n=32)血液灌流组(n=34)指标透析前透析后透析前透析后透析前透析后注:表示与血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白蛋白、血红蛋白三组均较透析前有明显升高,学意义。且血透滤过组与血液灌流组明显高于血透组,差异有统计表4不同

8、血液透析方式患者透析质量评分比较(分,±s)学意义;余8项指标三组水平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由表3可见,并发症发生率均以血透组最高,血透滤过组与血液灌流组接近,三组比较,除心绞痛外,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例(%)J2.4不同血液透析方式透析质量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