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变化的研究.doc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变化的研究.doc

ID:52905202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1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变化的研究.doc_第1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变化的研究.doc_第2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变化的研究.doc_第3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变化的研究.doc_第4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变化的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变化的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变化的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2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12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相比于?φ兆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淋巴细胞比例为(36.03±9.92)%,淋巴细胞绝对值为(3.17±1.0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0.62±0.09)%,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6.25±3.47)×109/L,白细胞计数为(10.68±

2、5.94)×109/L,单核细胞比例为(4.45±2.06)%,单核细胞绝对值为(0.47±0.22)×109/L,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感染后患儿的血常规会明显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血常规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01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感染MP所致肺炎的患儿在全部肺炎患儿中的比例约为20%。MP感染患儿的高发季节为秋冬季,潜伏期约为2.5w,可损伤患儿支气管、气管、上呼吸道等,

3、使患儿表现出咽痛、咳嗽等症状,甚至损伤重要器官、系统,影响其生长发育[1]。因此,及早诊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本研究分析了MP感染后小儿的血常规情况,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24例MP感染患儿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均表现出咳嗽等症状;经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未取得明显效果;冷凝集素IgM或MP抗体呈阳性。124例患儿中,男、女分别为60例、64例;年龄1~11岁,平均(4.89±2.53)岁;病程3~70d,平均(35.59±6.88)d。并选择同期12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对照

4、组,男、女分别为57例、67例;年龄1.5~12岁,平均(5.14±1.26)岁;病程5~65d,平均(36.07±5.45)d。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可比(P>0.05)。  1.2检测方法抽取两组空腹时2ml静脉血,经EDTA抗凝处理后,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标本,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等。分析比较两组检查结果。  1.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两组结果,计量资料表示为均值±方差(),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

5、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淋巴细胞比例为(36.03±9.92)%,淋巴细胞绝对值为(3.17±1.0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0.62±0.09)%,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6.25±3.47)×109/L,白细胞计数为(10.68±5.94)×109/L,单核细胞比例为(4.45±2.06)%,单核细胞绝对值为(0.47±0.22)×109/L,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MP的致病机制包括免疫失调、呼吸道上皮细胞吸附等,MP可促使机体B细胞产生IgG和IgM抗

6、体,改变宿主细胞膜的抗原结构,使机体表达自身抗体而出现病理改变[2,3]。该病常隐匿发病,典型症状为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但肺部体征、症状均不明显,并且患儿表现出的体征、症状与其他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症状具有相似性,故基于体征、症状来诊断该病无明显的临床价值[4,5]。  在MP所致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扮演着重要角色。MP感染患儿后可诱导细胞因子而激活内皮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等,使中性粒细胞吞噬、杀伤、浸润病原体,并诱发趋化反应[6,7]。同时,机体释放大量的单核-巨噬细胞和T细胞等,并且MP的免疫黏附性与代谢产物可损伤淋巴细胞免疫,抑制淋巴细胞基因表

7、达,促使淋巴细胞凋亡,减小活性因子水平,减弱CD4+细胞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障碍和抗原丧失活性[8,9]。  本研究分析了MP感染后小儿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机体感染MP后所致的免疫反应基本一致,相关研究表明,MP可使患儿机体代谢过程中的H2O2发生变化,改变血液系统,致使患儿出现血小板计数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