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法理学_的_发现_中国法理学史_在近代的创建

_中国法理学_的_发现_中国法理学史_在近代的创建

ID:5288240

大小:290.3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07

_中国法理学_的_发现_中国法理学史_在近代的创建_第1页
_中国法理学_的_发现_中国法理学史_在近代的创建_第2页
_中国法理学_的_发现_中国法理学史_在近代的创建_第3页
_中国法理学_的_发现_中国法理学史_在近代的创建_第4页
_中国法理学_的_发现_中国法理学史_在近代的创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_中国法理学_的_发现_中国法理学史_在近代的创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2009年第3期(总第87期)#理论纵横#/中国法理学0的/发现0$$/中国法理学史0在近代的创建程燎原(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45)摘要:在中国近代,梁启超、胡适和王振先开创了/中国法理学史0的研究,从而/发现0了/中国法理学0。他们分别撰著的5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6、5中国哲学史大纲6/法的哲学0部分和5中国古代法理学6,作为/中国法理学史0的三个典型文本,对/中国法理学史0的范围、论域和方法,都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其意义在于,促进了学界对/中国古代法理学0在文化与学术上的认同,使近代以

2、后的/中国法理学0具有回访渊源和返本开新的可能。关键词:中国法理学;/发现0;中国法理学史;创建;近代中图分类号:DF0-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6128(2009)0320126212清代经学名家阮元在为比自己稍早的历史学家钱大昕的大著5十驾斋养新录6所作的序中曰:/学术盛衰,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矣。0[1]清末以降,作为一门中国现代法学科目的/法理学0,自从域外输入并在本土逐渐萌发以至更变成长,也是百年已矣,故可以也应当论其盛衰升降的史程与轨迹。古人云:/彰往而察来0;(5易#系辞下6)/疑今者察之古

3、,不知来者视之往。0(5管子#形势6)今日的中国法理学,在发明大义、追究新理、发现新知之余,也不免有彷徨歧路或偏入小道之忧。所以,观往轨以知来辙,从而承轨循辙,思考续创出法理学新的学术方向与境域,也就十分必要了。任何一个时代的法理学,都必有其得以生长、壮大的/根源0。/根0深才能枝茂叶盛,/源0远才能流长不绝。这种/根源0,或是指社会法律生活(常言所谓/实践0),或是指前代思想、学术观念与理论(常言所谓/渊源0)。后者又分为本国的思想传统和学术源流与外来的思想、学术潮流两个方面。正如章太炎所说:/世之言学,有仪刑他国者

4、,有因仍旧贯得之者。0[2](P101)而本文所谓/发现0,即是一种/寻找渊源0的过程,但选取的是本国的思想传统和学术源流这一涵义。依笔者的一孔之见,百余年的中国法理学,呈现出两大面相:一方面是在/他者0(先日本、继欧美、后苏俄再到当下西方的法哲学或法理学理论)的启动、主导乃至重压之下展开其生命里程。另一方面,在这一生命里程中,中国法理学亦有其一定程度的自我或主体性义理的生长与积累。这是笔者思考中国法理学的百年升降盛衰所重点关注的两个方向与路线。但是这些方向与路线,确属纷繁复杂。就时间言,涉及清末、民国迄至当代,代代各

5、不相同,而又具有内贯一致的线索;就空间论,则涉及许多概念、命题及其所蕴涵的重大理论问题,可谓端绪纷然。故而,需要对此予以分端别途的收稿日期:2008-11-17作者简介:程燎原(1959-),男,湖北浠水人,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26/中国法理学0的/发现0)))/中国法理学史0在近代的创建论究。本文所论究者,在于近代(清末至1949年)的/中国法理学史0这一学科的崛出与创辟。也就是对在近代中国法理学发展过程中,人们关注其自身的历史渊源)))近代的/中国古代法理学史0$$进行梳理和论析。而述论的中心问题,仅

6、限于在近代中国法理学约五十年史途中,/中国法理学史0作为一门专科学术史的发生、发展,以及其所具有的文化、学术意义。在此基础上,略略加以总结,中国古代法理学思想,透过/中国法理学史0的形式而形成的历史记忆与复兴,如何裨益于中国法理学自我或主体性义理的生长与积累。一、/中国法理学史0的兴创从近代的历史视野来看,所谓/中国法理学史0,实指/中国古代法理学0的发达史。然而,中国古代并没有/法理学0这样的学科门类或专门的理论系统。我们知道,/法理学0作为一个法学学科概念和一门法学学问,是从清末开始由域外逐渐传入中国的,并不断为近

7、代的中国思想界尤其是法政学界所认知和界说。因此,/中国法理学史0这一法学学科史,实际上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些思想家或学者,循域外/法理学0之名称及其理论统系,而责中国古代法思想、法学说之实的产物。换言之,/中国法理学史0乃是因袭域外的/法理学0之名,并大体上根据其理论思路与框架,包括理论主题、思想元素、主要范畴等,整理、推阐、释说中国古代的法理思想与学说。需要附带说明的是,本文暂不讨论/法律思想史0与/法理学史0的关系,但显然是将两者别为二史。因此,在本文中,主要讨论那些明确标明/中国法理学史0的论著,而一般不涉及/中国法

8、律思想史0的著述,如丘汉平的5先秦法律思想6、杨鸿烈的5中国法律思想史6、曹谦的5韩非法治论6等。/中国法理学史0在近代的兴起,其决定性的因素,无疑是近代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现代科学分科模式的认知与接纳。众所周知,/法理学史0是一种现代分科式的法理思想史或法理学术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术思想史科目,它显然不可能位列在宋明时代才真正开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