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55693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1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第一学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故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本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方法。明确“我”在小说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及其形象意义。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本文用生动的肖像描写和对比方法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写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明确“我”在小说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及其形象意义。2、难点:认识小说所反映的深刻主题,理解作者对于“路”的认识。【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1
2、、导入语:由有关思乡的诗句导入,引出课题——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2、介绍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职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也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作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深切感受到少年的好友与乡邻同他之间的巨大隔膜,引起他的
3、内心无法消除的痛苦的感情波澜,同时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一年后,作者便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这篇小说。3、作家、作品介绍: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社戏》选自《呐喊》;《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4、出示幻灯片,检查词语预习:阴晦(hui)瓦楞(leng)胯(kua)下獾(huan)秕(bi)谷鹁鸪(bó
4、gū)髀(bi)嗤(chi)笑絮絮(xu)瑟(se)索蜷(quan)缩寒噤(jin)折(she)本惘(wang)然恣睢(zìsuī)潺潺(chan)黛(dai)色愕(e)然五行(hang)二、自学指导一:听录音,整体感知内容1、“我”何时回故乡的?在故乡呆了多长时间?见到哪些人?明确:第二日 过了三四天又过了九天“我”在故乡呆了大约半个月,小说是按照时间叙述的。(提示:阅读时应该抓住课文中时间或地点等转换词,可帮助把握文章脉络。)2、小说按照时间叙述了哪些情节?明确: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
5、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开端)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发展和高潮)第三部分(78—88)写“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结局)3、叙述的主要线索是什么?明确: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我”的行踪)为线索。三、布置作业:完成表格:变化外貌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动作语态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