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852620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31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摘要】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小学的教育日益受到广大群众的重视,如何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如何能够使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勇于发问;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希望能够使广大师生有所收益。【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古往今来,众多的物理家与科学家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勇于探索,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不耻下问。所以要想把可爱聪明的小学生们培养成有用之才,学好数学是开发小学生智力的一个重中之重,但是数学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艰难的学科,
2、很多学生学习数学时倍感压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在有效地引导之中帮助学生克服数学。然而如何学好数学呢?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与学生平等交流,使学生敢于发问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一言不发,并不是学生都学会了,没有问题。据专业人士分析,学生的这种情况,不发言,沉默,之所以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埋在心里,是因为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怕因为不懂,受到老师的批评、嘲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与学生和谐相处,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发问。2.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平常的上课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从多个方面出发,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发问的习惯,可以多对学生讲一些名人的故事,诸如:牛顿在看到苹果掉在地上时的发问精神,多激励学生;创造条件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比如:小明有8个桔子,小红有6个桔子,让学生自己设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3.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要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离不开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教师要创造学习氛围,使学生爱思考,让学生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激发自己求知的欲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一起与学生做一个数字游戏,一个学生带表一个数字,当一个学生是2时,要是他倍数最大的和最小的
4、同学站起来,这样班里一会儿就热闹了起来,学生也就开始发问了:最小的倍数学生代表2的算吗?等等。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大部分孩子在遇到新鲜事物时,都会感到好奇,而好奇也正是创新的原动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开始。有一节课上,教学生们计算“梯形的面积”时,我在黑板上用同样的长度画出了一个梯型和一个长方形,而长方形的面积学生们都算了出来。但梯形的面积却无从下手,从而唤醒了学生对梯形面积的探索。2.用前人的事迹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当讲到数学中的规律定
5、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些定理是本来就有的吗?学生一定会回答不是。然后再将规律的发现者的探索事迹讲给学生们听。学生们一定会赞赏一片,一个个意气风发信心满满的说要向古人学习,超越他们。3.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学生们“直角是九十度时”,可让学生们自己把量角器拿出来,画一个30°的角,再沿着角的任意一条线画一个60°的角,再用同样的方法画一个20°和70°、45°和45°的角,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其中奥妙。这样不仅节省了讲课时间,重要的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4.成立兴趣小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6、教师可以鼓学生们成立课题钻研小组,对于有着同样问题的同学可以组织起来,共同探讨,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由于学生之间沟通比较方便,还可以从真正意义上解决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更进一步,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创新意识的增强。三、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1.设置悬疑,激发兴趣良好的教育效果离不开教师的正确的教育方法,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奇数偶数的特征”一节课上,教师让学生自己出题,老师说:大家随便说两个数,我都可以知道它是奇数还是偶数。于是,大家顿时都非常开心,纷纷发言提问,
7、提出了很多问题,“大家想知道怎么分别奇数偶数吗?”,此时大家学习兴趣高涨,这一节也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束。2.时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讲解得不到一个良好的效果,要想提高学习效益,一定要从学生的关注点出发,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授课时,教师要摆脱枯燥的讲解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模式进行讲解,在讲解问题时,可以通过电脑技术,将问题形象化,例如:小白兔从地里挖出了8个红萝卜,可以动态形式表现出来,等到小白兔走到家时发现客厅的篮子里还有3个红萝卜,问:小白兔一共现在有几个红萝卜?这样进行动态演示,不
8、仅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们牢固的掌握知识。3.旧瓶装新酒,引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新事物,大部分学生在接触时都会有抵制排斥的心理,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以前学过的同学们反应比较好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在接受平角是1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