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朱光潜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乐黛云:朱光潜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朱光潜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乐黛云摘要:朱光潜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强调/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0,指出/比较0首先应了解被比较事物的各个方面,要尊重被比较者的特点和来龙去脉,强调/比较0不仅能增加新的知识,而且能/互相印证0,重新估定价值。他的5悲剧心理学6、5文艺心理学6和5诗论6是中西比较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跨越诗学、美学、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著作。他以中国文论为背景,对克罗齐的/形象直觉论0、立普斯的/移情说0和布洛的/距离说0的阐释和分析提供了以西方文论解读中国文学的颇有启发的范例。关键词:比较诗
2、学;双向阐释;重新估定价值;形象直觉论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5833(2010)0220163207作者简介:乐黛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100871)一、深厚的古今中外文化底蕴朱光潜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他是南宋大哲学家朱熹的后裔,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这个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文化名城。他的祖父在这里主持过桐乡书院。他的父亲终身在家乡开私塾办学,思想也较为开明,不仅结交过一些新学的朋友,还亲笔写了/绿水青山任老夫逍遥岁月,欧风亚雨听诸儿扩展胸襟0这样的楹联挂在家中。朱光潜从小熟读并背诵了大部分传统蒙学经典,并自学5史记6、5战国策6等书,
3、他曾说:/像5项羽本纪6那种长文章,我很早就能熟¹读成诵。王应麟的5国学纪闻6也有些地方使我很高兴。0朱光潜5岁时,进入家乡实行新式教育的/洋学堂0)))孔城高等小学,仅读一学期,就升入著名的桐城中学。桐城中学为/桐城派0大师吴汝纶所创办。他的目标是想为国家培养融贯中西的栋梁人才。他为该校题写的校联为:/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0,横批:/勉成国器0,已经很重视中西文化的汇通。总之,20年的中小学教育不仅给朱光潜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而且使他对西方新学也多有接触和向往。1918年21岁,朱光潜考上官费,进入香港大学心理系,同时学习英国语言文学
4、、教育学、生物学等。这一段心理系的学习,对朱光潜一生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后来在悲剧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果,主要即得益于此。在港大时期,朱光潜最喜欢的课程是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的5哈姆莱特6和5李尔王6、弥尔顿的5失乐园6和5复乐园6、狄更斯的5大卫#科波菲尔6和5双城记6等,他特别欣赏以华兹华斯、柯尔律治为代表的英国浪漫主义收稿日期:2009206225¹5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6,载5朱光潜全集6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41页。163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乐黛云:朱光潜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文学,并与其中所表现的伸张个性的精神和忧郁感伤的
5、情调,发生了深深的共鸣。通过港大的学习,朱光潜初步奠定了中西学识兼备的知识结构。1925年,朱光潜考取安徽官费留英,入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文科。选修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在欧洲求学的8年里,他对克罗齐、尼采、叔本华、康德等人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受到深刻的影响。他曾说/我接触西方文学是从浪漫派诗歌入手的。浪漫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个人情感想象的自由伸展0,又说:/我由于学习文艺批评,首先接触到在当时资产阶级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克罗齐,以后又戴着克罗齐的眼镜去看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和柏格森之流。0¹朱光潜在这里系统地追溯了自己所受西方思想影响的源流。如上所述
6、,朱光潜接触西方文化时,已有相当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这使他从一开始就是在古今中外的坐标上选定自己的出发点和生长点,力求古今中外相通而无偏废。二、/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0在这样深厚的中西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朱光潜强调/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0º。在5谈趣味6一文里,他说:/文艺不一定只有一条路可走。东边的景致只有面朝东走的人可以看见,西边的景致也只有面朝西走的人可以看见。向东走者听到向西走者称赞西边景致时觉其夸张,同时怜惜他没有看到东边景致美。向西走者看待向东走者也是如此。这都是常有的事,我们不必大惊小怪。理想的游览风景者是向东边走之后能再回头向西走一走,把东西两边的风味都领略
7、到。这种人才配估定东西两边的优劣。0»他明确地指出,/概括地论中西诗的优劣,一如概括地论中西文化的优劣一样,很难得公平允当。中诗有胜过西诗的地方,也有不及西诗的地方,各有胜境,¼很可以互相印证0。他总结自己的学术经历说:/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人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